中醫解析男人弱精癥 治療堅持辯證原則
文章來源:重慶送子鳥醫院 發布時間:2023-05-27
近年來,許多中醫學專家研究認為,弱精癥是由于腎陰虧損、陰虛火旺、濕熱下注引起,腎藏精,內寄元陰元陽。精能化氣,所化之氣為腎氣,腎之精氣盛衰與精子的生存和活力相關,用通俗的話說就是先天不足、后天失調、濕熱蘊結所致,因此,本文接下來就從中醫角度為大家解讀弱精癥的病因病機。
中醫解讀弱精癥的病因病機,具體原因有這幾種:
腎陰虧損 腎精不足,腎陰虧損,陰損及陽,腎陽不足,精氣清冷而致精子成活率降低,精液稀少,故而不孕。
陰虛火旺 房室過度,或久病傷陰,陰虛火旺,相火亢盛,精室空虛,更受濕熱邪火煎熬,久之陰愈虛而火愈熾,火愈熾而陰愈虛,以致陰火熾精子死。
濕熱下注 平素過食肥膩、辛辣之品,致胃腸積滯,脾胃受損,脾失健運,痰濕內生,久之化熱,濕熱之邪蘊結下焦,或感染濕邪,積濕生熱,下注精室,耗陰傷精,煎熬腎精,灼精道。
從中醫學角度進行解讀,弱精癥這一疾病在臨床上的癥狀表現主要有以下幾種:
腎陽不足型:精液不液化,或化而不全,內有凝塊或膠凍樣塊;陰囊及睪丸發涼或冷感;腰膝酸軟,畏寒肢冷。舌質淡苔薄白,脈沉遲或沉弦或細弱。
肝郁血瘀型:精子死亡率高,或精子活力低下;會陰部或少腹刺痛;面色灰黯,口唇色紫;胸脅脹痛,抑郁善怒;耳鳴耳閉。舌質紫黯,脈弦,或澀滯不暢。
氣血兩虛型:精子活力低下,或精子死亡率40%;性欲淡漠,舉陽不堅;形體瘦弱,面色萎黃,神疲乏力,食少腹脹,氣短便溏;心悸忘記,頭暈自汗。舌淡苔白,或舌質淡胖,邊有齒痕,脈沉細無力。
濕熱下注型:陰莖溫熱弛長,勃起不堅;陰囊濕熱,口苦粘膩不爽,渴不欲飲;小便熱赤澀痛。舌質紅苔黃膩,脈滑數。
腎氣不足型:精子活力低下,或死精子率40%;舉陽不堅,射精無力;早泄,遺精,性欲淡漠;腰膝酸軟,疲乏無力;頭暈耳鳴,畏寒肢;自汗淋漓,小便清長。舌淡苔白,脈沉弱。
血瘀清淤型:精液不液化,這是導致男性不育癥的原因之一,小腹及會陰部有固定性疼痛或隱痛;肝腫大或脾腫大。舌質紫暗,或有瘀點或瘀斑,脈澀。
對于弱精癥的治療,可選用中醫療法,中醫在治療弱精癥的時候,應該堅持辨證施治的原則,具體方法如下:
(1)腎陽虛弱:直線快速向前運動的精子比例低于25%,或慢速向前運動精子比例低于50%,兼精神委靡,腰膝酸軟,形寒肢冷或伴陽痿,早泄,小便清長,夜尿較多,舌質淡或邊有齒痕,苔白脈細弱。治應溫補腎陽,方用右歸丸加減。
(2)腎陰虛弱:多兼精液量少或黏稠不化,腰膝酸軟,心煩失眠,潮熱盜污,五心煩熱,口干咽燥,遺精早泄,舌紅苔少或無苔,脈細數。治應滋陰降火,方用左歸丸加減。
(3)氣血兩虛:多兼神疲乏力,面色萎黃,食欲欠佳,少氣懶言,大便溏薄,舌質淡胖,脈沉細弱。治應益氣養血,補腎填精,方用歸脾湯合七寶美髯丹加減。
(4)濕熱下注:多兼精液黃稠,口苦口黏,少腹墜脹,睪丸脹痛或會陰脹痛不適,尿黃或尿后滴白,舌質紅,苔黃膩,脈滑數。治應清熱利濕,方用四妙丸合萆藕分清飲加減。
應注意用藥避免太過。如溫補腎陽,不可過于溫燥;滋陰降,不可過于滋膩寒涼;益氣養血,不可影響氣血運行;清熱利濕,切忌攻伐太過,損傷正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