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液量異常有三方面原因 其有哪些類型
文章來源:重慶送子鳥醫院 發布時間:2023-05-28
精液量異常是指精液過多或者過少,均有可能導致男性不育,在臨床上,精液量異常的情況包括精液一般性狀的異常、精子數理的異常、精子活動能力的異常、精子畸形和結構的異常、膿精癥、血精癥、白細胞精液癥和精漿中成分的異常,而在出現精液量異常后,患者對于精液量異常的原因也應認真尋找,那么,精液量異常的原因有哪些?
精液量異常的原因如下:
1、泌尿生殖系統炎癥
各類細菌、病毒、支原體、寄生蟲、結核菌、淋球菌等引起的泌尿生殖系統炎癥容易導致精液量異常。如果患者出現排尿困難、尿頻、血尿等癥狀,有較高的無精子癥的傾向,更常見精液量異常,特別是精子形態和活動率較低。
2、腮腺炎
青春期前后發生腮腺炎,并不會引起無精子癥的發生率增加,但是伴有較高的精液量異常的可能性;青春期后發病者精子密度明顯低于未發病者或青春期前發病者;青春期后患腮腺炎極易并發睪丸炎,睪丸炎特別是雙側睪丸炎影響精液質量,增加無精子癥的發病率,無論是單側或雙側睪丸炎,精液量異常者增加。
3、性傳播性疾病
性傳播性疾病患者精液量異常的發生率明顯較高,一般表現在精子活動率下降,這與附性腺功能的紊亂特別是與附睪炎有關。需要注意的是,解脲支原體、沙眼衣原體感染在臨床上是很常見的,而且這些感染并沒有顯著的癥狀,更有一定的隱蔽性。
4、內分泌功能紊亂
許多疾病導致的內分泌功能紊亂可以引起精液量異常,如下丘腦—垂體—睪丸軸的功能下降、甲減、甲亢等。
精液量異常屬于精液一般性狀的異常,包括以下三種:
少精液癥:禁欲5~6天,一次射精量少于1mL則稱為少精液癥。少精液癥發生的原因主要有:性腺功能低下或內分泌功能紊亂引起附屬性腺前列腺、精囊腺分泌不良,附屬性腺炎癥或發育不良以及輸精管先端不完全梗阻引起。在判定少精液癥時,要注意排除人為因素,臨床上常可遇到由于采集精液不當(射精不定完全或收集精液時部分精液漏失)而出現與病情不一致的假象。
多精液癥:當一次射精的精液量大于6mL時,一般認為精液量偏多,然而絕大多數精液量偏多的男子沒有任何病理變化,也不影響生育,只有很少數人精液量可大于8mL或10mL,造成精子密度降低而影響生育。多精液癥部分是由于附性腺分泌亢進引起的,其余的多由附性腺感染引起。
無精液癥:無精液癥或稱無精癥,指的是性交時無精漿排出,又無精子排出。無精液癥主要由不射精或逆行射精引起。
在分析精液量異常的原因時,應注意以下兩點:
1、應排除禁欲時間太短的影響。
因為性交次數過于頻繁時,精液出現供不應求的情況,表現為精液量過少,只要在禁欲5~7天后,重新測定一次精液量就會做出判斷,如果精液體積驟然增加,說明前次檢查結果確實受性交過頻的影響。反之,若體積仍不夠或略有增加,則可排除禁欲時間太短的問題。
2、確保操作得當。
如果取精技術掌握不得當,使精液丟失,也可能造成精液量過少的假象。比如,有的患者不能通過手淫取精,只能同房時取精,若時機掌握不好,精液損失,影響檢查結果。只要糾正采精技術,就可以克服這種影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