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慶送子鳥醫院
    重慶治療不孕不育醫院

    精子會影響受孕 提高精子質量要補充四種營養

    文章來源:重慶送子鳥醫院      發布時間:2023-06-04

    在生殖中心,男性拿到精液檢查報告后出現垂頭喪氣的樣子,常常會是兩種狀況:一種是無精子,另一種就是少、弱、畸精子。臨床上不少男性會問“自己畸形精子比率高,妻子懷孕后,會不會生畸形兒”?生殖科醫生表示,精子畸形率升高將增加自然受孕的難度,但精子畸形與是否生育畸形后代之間也沒有必然聯系。

    精子“長相”好看的易讓女性受孕

    劉先生,快40歲了,妻子一直沒有懷上孩子。到了這個年齡,他也開始著急了,去醫院一檢查,才發現自己精子活動力較差,更讓他心灰意冷的是,98%的精子都是畸形——有的精子是頭部畸形,還有的是頸部畸形,有的甚至還沒有尾巴。面對這樣的精子狀況,夫婦倆人都著急了,“活力不好,還都畸形,這樣還能生出正常的孩子嗎?”老婆更是哭得梨花帶雨,覺得這輩子算是沒法要孩子了。

    “難怪自己沒有讓老婆懷孩子,是不是就是因為精子畸形率高的原因?”當劉先生與醫生見面時,他焦慮地問道。的確如此,正常男性在每次性生活中射出的精子數以千萬計,然而這么多的精子,真正能到達女性輸卵管壺腹部獲得與卵子接觸機會的精子往往只有極少數精英精子。由于卵子以及女性生殖道中存在各種機制選擇、淘汰精子,最后通常只有一條精子與卵子結合,完成受精。

    到底哪一條精子能受精,目前的研究尚無法做到準確預測,但是,對那些接近受精的一批精子的特征做研究,發現精子的“長相”有一些規律可循。研究發現,能穿透女性宮頸黏液的精子,被認為是具有受精潛能的精子,對這部分精子形態特征的分析,發現它們頭部外形平滑、弧度規則、大體為橢圓形、長寬比為1.5、頂體區占頭部面積40%-70%,尾部可有彎曲、但未成角折彎等。這般模樣的精子被稱為 “正常形態”,受孕率會高許多。

    精子正常形態只要≥4%以上即可

    在第3版WHO 手冊里規定,生殖能力正常的男性,其精子正常形態要占30%以上;第4版WHO手冊規定,正常形態只要占15%以上即可;在2010年第5版WHO手冊中規定,正常形態只要≥4%以上即可。由此可見,精子形態并不是我們想象的那樣,都是100%正常,而且恰恰相反,大部分本身就是畸形的。

    即使是生育力正常的男性,往往精子的正常形態率也只在4%-25%之間,即意味著75%-96%的精子將被判定為畸形,這部分精子將被女性生殖道淘汰而不產生受孕能力。聽到這個結果,劉先生的心情稍微平靜了一些,原來自己離標準只差2%。不過,他腦子里還是存有一個疑惑,“自己畸形精子比例高,妻子懷孕后,會不會也會生畸形兒?”

    所謂的“畸形”是我們評價精子受孕能力時使用的一個指標,精子畸形率升高將增加自然受孕的難度(也會影響人工授精和“試管嬰兒”的成功率)。簡單地講,精子的形態主要與懷孕概率有關,而與精子的本質(遺傳物質)關系不大。這正如人的外貌和人的本質沒有直接關系一樣,人長得好看與否不能說明人的健康好壞,不能說長得其貌不揚的人就健康不好,同樣的,不能說精子形態不好,精子的遺傳物質就有問題,就會導致畸形兒或死胎流產。精子畸形與是否生育畸形后代之間也沒有必然聯系。

    提高精子質量要補充四種營養

    1、維生素

    維生素類有為精子提供原料、促進精子生成、保持性器官不受侵害等作用。其中維生素E與生殖系統關系最為密切,具有防止性器官老化,使空虛的輸精小管再生,以及增強精子活力的多種作用。含維生素E食品多在加工中被破壞,故可服其制劑,如維生素E膠丸等。其他維生素富含于大眾蔬菜之中。

    2、蛋白質與精氨酸

    優質蛋白質是形成精液的主要原材料。含高蛋白質的食品有瘦肉、豬脊髓、狗肉、牛羊肉、雞鴨、蛋類、魚蝦、豆制品等,精氨酸是產生精子的必要成份,缺乏時可以發生少精癥。含精氨酸的食物有鱔魚、黑魚、海參、蹄筋、豆制品、瘦肉等。

    3、增加富含性激素的食物

    如羊腎、豬腎、狗睪丸、牛鞭、雞肝的攝入,能促進精原細胞分裂和成熟,對生精很有益處。

    4、礦物質

    前列腺、精液本身都含有很高濃度的鋅,鋅的長期攝入不足,將會造成精子稀少和睪丸萎縮。高鋅食品以貝殼類動物為主,如牡蠣含鋅最多,可以多吃。

    溫馨提示:文章"精子會影響受孕 提高精子質量要補充四種營養"的闡述只是大概,建議你花費幾分鐘的時間在線溝通,通過人工在線解答可以更清楚的了解自己的病情,幫助你盡早解決疾病困擾。

    聯系電話:023-67601313 在線解答 預約掛號

    醫院簡介About us

    重慶不孕不育醫院

    重慶送子鳥醫院是一所具有生殖健康與不孕不育專業資質的醫院。座落于重慶繁華主城區——江北黃泥磅,堅持“以醫療質量為基礎、以醫療安全為前提...[詳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