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慶醫院睪丸炎發病率近兩成 治療睪丸性不育的飲食偏方
文章來源:重慶送子鳥醫院 發布時間:2023-06-26
急性化膿性睪丸炎屬中醫學“子癰”范疇;腮腺炎性睪丸炎中醫則多稱之為“卵子瘟”。其病因病機,急性期每與濕熱蘊結、火毒熾盛,蘊結而成癰膿有關;慢性患者則表現為痰瘀互阻于陰部。
睪丸炎是男科常見疾病,其發病率為12%-18%,臨床上主要分為急性化膿性睪丸炎和腮腺炎性睪丸炎兩種,其中以急性化膿性睪丸炎最為多見。急性化膿性睪丸炎的主要表現為發病較急,發熱惡寒,一側或雙側睪丸腫大疼痛。腮腺炎性睪丸炎主要表現為睪丸腫脹疼痛,紅腫發熱,繼發于腮腺炎之后。
急性化膿性睪丸炎屬中醫學“子癰”范疇;腮腺炎性睪丸炎中醫則多稱之為“卵子瘟”。其病因病機,急性期每與濕熱蘊結、火毒熾盛,蘊結而成癰膿有關;慢性患者則表現為痰瘀互阻于陰部。治療即注重辨證施治,亦要求內外合治,具體治法包括清熱解毒、瀉火排膿,或清熱利濕消腫,或活血化瘀、軟堅散結;外治法常采用外敷、坐浴等,對臨床療效的提高大有稗益。
在診斷急性化膿性睪丸炎時,要注意以下幾個診斷要點:
一、病史
發病前可有細菌感染史,或接觸時邪炸腮患者,以及跌仆損傷睪丸等病史,患者多為青壯年。
二、癥狀
急性細菌感染者,發病急驟,寒戰高熱,患側睪丸紅腫脹痛,向腹股溝放射,癥狀嚴重時形成睪丸膿腫,破潰則流出膿液,粘稠臟臭。病毒感染者無化膿趨勢,腫痛消退后常有睪丸萎縮后遺癥造成不育。慢性睪丸炎多起病緩慢,睪丸腫硬光滑,壓痛不甚,睪丸墜脹,或膿潰后為清稀膿液無臭味。
三、體征
大多為一側睪丸腫大,有明顯觸痛,陰囊皮膚紅腫,常伴有附睪變硬,輸精管增粗。慢性睪丸炎見患側睪丸腫大、質硬、表面光滑,有輕度觸痛感。
四、輔助檢查
1、血常規:血白細胞數增高明顯,病毒感染者見淋巴細胞增多。
2、尿常規:可有白細胞或膿球。
3、锝99同位素睪丸掃描,可見血流明顯增加。
4、B超:以區分睪丸腫瘤等其他疾病。
下面是幾個預防睪丸性不育的偏方
1、清利助育方
十大功勞葉120克,虎杖120克,土茯苓100克,白花蛇舌草120克,燈芯草1D克,甲珠2克,黃柏10克,桃仁10克。用前五昧煎水,每日服2次,2日1劑。后3味研細為末,分4次兌藥沖服。7天為1療程,療程間隔3天。本方可清利濕熱,適用于睪丸炎性不育。
2、消毒生精湯
敗醬草15克,白茅根12克,燈芯草6克,瞿麥12克,石韋15克,土茯苓10克,滑石15克,益智仁30克。水煎分2次服,每日一劑。20天為1個療程。功能清毒生精,適用于睪丸炎性不育。
近年來,有人用本方治療睪丸炎患者35例,痊愈31例,有效4例,總有效率達100%。
3、消炎送子湯
馬鞭草15克,青皮6克,枸杞子10克,川楝子10克,延胡索12克,陳皮10克,赤芍10克,川芎10克,澤瀉10克,生甘草3克,車前子(包)15克,柴胡3克。水煎,分2次服。每日1劑。服15劑為1個療程。功能消炎送子,適用于睪丸炎性不育慢性期。
4、抗炎添丁湯
敗醬草30克,紫花地丁12克,梔子12克,黃柏15克,牛膝15克,薏苡仁6克,芡實20克,云苓15克,石菖蒲12克,苦參10克,丹參10克。水煎服。每日1劑。20天為1個療程。功能抗炎添丁,適用于睪丸炎性不育。
睪丸炎是可以治愈的,只要發現本病后進行及時系統、有效的治療,防止引發睪丸傷害還是完全可以做到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