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慶醫院宮寒試試這樣調理
文章來源:重慶送子鳥醫院 發布時間:2023-07-17
宮寒是中醫理論下的一種疾病,是指女性腎陽不足,寒氣入侵使氣血運行不暢,導致女性出現下腹墜脹疼痛、白帶多、痛經、月經失調等癥狀。那女性宮寒如何調理?
女性宮寒的癥狀
發胖:宮寒者的另一表現是渾身發胖,并伴有氣短乏力、失眠多夢、月經過少、不排卵等癥狀。子宮熱量不足,為了維護自身的生理機能,脂肪就充當起"護宮使者",子宮越冷身體就越需要囤積脂肪,從而引起發胖。
月經異常:經前小腹有墜脹感,并出現白帶增多、腰酸或痛、兩乳脹痛等現象,少數有反胃、作嘔反應;行經腹痛,小腹發涼,月經色黑有血塊,個別女性痛經達到難以忍受之程度。
下腹寒冷:有時作痛,經期有時錯后,色淡而量少,精神較差,平時腰酸腿軟,小便較多,月經量少,性欲減退,舌質淡苔白,脈沉。真陽不足的則腰酸如折,面色黯黃,自覺下腹部不暖,四肢不溫,主要腳冷而疲軟,口淡而無味,喜食辛燥,月經略有錯后,有白帶,小便頻或失禁,舌質淡,苔白膩而滑,脈沉弱。
宮寒調理方法
1、泡澡暖宮——硫磺皂泡澡沐浴
中醫認為硫磺是強壯身體陽氣最好的礦物之一,買一塊含硫磺成分的香皂泡澡,讓硫磺成分來振奮身體內不足的陽氣,以改善宮寒癥狀。或者可以采取中藥泡腳的方法:我們雙足上的在編穴位有66個,約占全身穴位的1/10,將雙足泡在熱水中,可以促進全身的經絡和血脈暢通,改善手腳冰涼、宮寒等癥狀。如果能加一些八角茴香、紅花、肉桂、生姜等熱性藥材煎出的藥液,效果會更好。
2、日光浴暖宮——曬后背
肩背部是我們身體采集自然界陽氣的主要部位,主管、運輸人體陽氣最重要的七條經脈都在肩背部匯合,經常曬后背,可以獲得更多的陽氣。特別是大椎穴(低頭時,后頸部最突出的骨頭下方就是),可以穿比較薄的衣服來曬太陽,身體會把吸收到的陽氣以最快的速度運送到全身。
3、艾灸暖宮——溫灸氣海穴、關元穴
養生專家都很在意丹田部位的保養,也就是中醫講的關元、氣海穴位所在位置。它們像是人體陽氣的源頭,在這兩個穴位上做溫灸,等于從源頭加溫,身體自然就會溫暖了。每日用艾條熏烤30分鐘,長期堅持就可以有效。氣海穴位置:下腹部,肚臍垂直向下1。5寸。關元穴位置:下腹部,肚臍垂直向下3寸。
4、多運動暖子宮——每天半小時運動
人體總處于一個動態的平衡,補血更是如此。只有先拉動內需,運動消耗血液,使身體處于輕度的血不足的狀態,才能使得我們身體的各部門協調起來,開始生產血液,血由此才能補足。拉動身體內需最好的方式是輕微的運動,不必很多,每天半小時足夠了。每日堅持“快步走。步行,尤其是在卵石路上行走,能刺激足底的經絡和穴位,可以疏通經脈、調暢氣血、改善血液循環,使全身溫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