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慶醫院不孕癥心理疏導重中重 消除心理障礙最關鍵
文章來源:重慶送子鳥醫院 發布時間:2023-07-20
家庭醫生在線的不孕不育專家在談到心理療法的時候告訴小編:現在由于工作節奏的緊張使得許許多多的職業女性推遲了要孩子的時間,30多歲以后懷孕的現象也已經屢見不鮮。“我想什么時候生孩子就什么時候生”似乎并不是什么難事。然而,我們身邊很多做好要孩子準備的女性,卻突然發現自己千呼萬喚卻怎么也懷不上了。雖然醫學技術的飛速發展,在幫助女性成就她們當媽媽的愿望方面已經創造了一個又一個的奇跡。然而,婦科專家并非無所不能,有許多不孕癥患者真正不孕的原因仍然是不解之謎,專家們說,在不孕癥患者中,有相當部分是基于心理原因。
就目前前來電話咨詢家庭醫生在線的不孕不育患者來說,很多不孕不育患者會到男科、婦產科、生殖內分泌科等就診,很少主動看心理科。心理因素也會影響不孕癥常規治療,心理咨詢有助于不孕者盡快懷孕。
不孕患者心理壓力大
我國不孕不育癥的發病率呈逐年上升的趨勢,由于受環境污染、工作壓力等因素的影響,有些地區不孕不育患者竟超過了20%。生育本來是每個人與生俱來的能力,通常不孕不育患者被確診后,在治療過程中承受了巨大的精神壓力。
“治療這個病都兩年了,可還是沒有希望,花了那么多的錢不說,精神上再受不了刺激了:做了6個周期的促排卵治療,兩次人工授精,一次腹腔鏡的手術, 兩次輸卵管的造影。這周做造影,醫生說我的左側輸卵管堵塞,右側可能通而不暢。更加糟糕的是,老公少精且活力不足。要個寶寶怎么這么難啊!”曉琳對不孕治療幾乎喪失了信心。
在治療過程中,一旦得知治療失敗,不孕不育患者會不可避免地產生恐懼、痛苦、悲傷等情緒,而且也習慣于逃避現實。
不孕不育患者在治療過程中常常表現得容易緊張、焦慮,有些患者甚至出現抑郁癥的特有癥狀,比如睡眠障礙、消極厭世等。這些負面情緒顯然對其治療不利。然而,對于“不能生育”這樣一個話題,患者大多選擇秘而不宣,更少主動尋求心理醫生的幫助。
許多患者不主動尋求心理醫生的幫助,其一是認為不孕不育是一種身體的缺陷,覺得和心理醫生討論自己的缺陷很不自在,而如果能獲得家庭成員(主要指配偶)的商量會比較有效緩解自己的心理壓力。其次,目前能為這類患者提供的專業心理咨詢不多,醫生對這些患者的社會心理特點還不了解,很難開展 有效的心理咨詢。患者獲得心理咨詢的信息渠道也有限,這也是造成他們不愿意主動接受心理咨詢的原因。
心理咨詢有助于懷孕
不孕不育患者焦慮、緊張的心理不僅影響到治療,而且也會影響著他們的家庭生活、婚姻關系,這其中女性患者在夫妻兩人中的地位較正常夫妻低,而女性患 者有時會面臨“不能生孩子就要離婚”的結局。大約有10%的不孕癥是不明原因的,這其中有很大程度上是由于壓力大的原因,不孕患者去旅游,或者領養一個小 孩之后又成功懷孕的例子不少。所以,釋放壓力、放松心情對不孕患者非常重要。
在治療不孕不育的同時,配合上心理咨詢及治療,將對不孕不育起到輔助治療的作用。心理咨詢活動可明顯提高一兩年都不成功受孕婦女的懷孕率。專家把 184名條件相當的不孕婦女分為三組,一組專注于減少壓力,一組專注于情感和經驗,一組接受正規的醫治。結果,在一整年參加三個組活動的婦女中,第一組有55%的婦女懷孕,第二組有54%的婦女懷孕,第三組接受正規醫治的婦女,只有20%的婦女懷孕。
有時候不孕可能是和你心理緊張有關,你一直去想就很難懷孕了,試著以一種輕松的方式來看待懷孕這事。相信好“孕”馬上就會找上你的。
怎樣消除女性不孕的心理障礙
主要體現在自卑感、心神不安、精神緊張、社交減少、對生活缺乏興趣、焦躁多怒、不愿或忌諱與他人交談關于生育或感到失落等方面的問題。
這在農村文化水平偏低的不孕癥患者中表現尤為突出,其與農村受傳統思想觀念影響較深,對今后的生活問題考慮較多,擔心將來失去生活保障有關;
其次,與自身的應對能力、思想意識與自我調節等方面存在“薄弱環節”也有一定的關系。女性長期不孕,特別是經多方治療沒有效果。常常導致對人際關系敏感、焦慮、抑郁、偏執。隨著婚齡延長、年齡增大,心理上的壓力更加沉重,有的甚至存在“后繼無人”的失落感,精神壓力進一步加重,愈加缺乏治愈的信心。
應當指出的是,女性不孕的心理狀況與精神承受力及性格有著非常密切的關系。高神經質、高精神質、性格內向的患者所表現的心理壓力尤其明顯。這一部分患者所表現的癥狀明顯,病程較長。
如何進行心理治療?
對于不孕癥心理障礙患者,主要還是要靠心理治療。心理治療的方式是多方面的,既要靠醫師,也要靠家人,更要靠自己。對于心理障礙癥狀明顯者,應及時到正規醫院找注冊醫師咨詢,明確不孕癥的原因,分清是相對不孕還是絕對不孕,在明確疾病的基礎上。采取相應的治療措施,盡早解除不孕的痛苦。
必須強調的是,患者一定要提高思想認識,了解醫學知識,增強自殘控制疾病的能力和對不孕的適應能力。不必為一時不孕而一籌莫展,不可因患某種疾病懊惱不已。消極的心理只能增加疾病惡化的程度,而積極的心理才有益于驅除疾病。大量的臨床資料證明,精神過度緊張、心理發生障礙,往往會導致內分泌功能紊亂、排卵障礙,形成越想懷孕越難以懷孕的局面。
在治療過程中,不可忽視家人,特別是丈夫的作用。對于不孕癥患者,要尊重她們、關心她們、體貼她們,平時不宜議論有關不孕之類的話題,家人更不宜有意無意地埋怨、斥責、挖苦,而需要的是理解、開導、鼓勵、幫助。這樣,不僅有利于患者康復,而且也有利于家庭和睦、社會安定。
同時,患者自身也應當提高“免疫力”,在心理上保持健康,減少疑慮、煩惱、自責、自卑,不怨天尤人、不諱疾忌醫、不鉆牛角尖。要做到這一點,首先是提高認識,還要具備基本的醫學常識。臨床觀察提示,文化水平較高、醫學知識豐富、自我調節能力較強的患者,治愈率高,罹患不孕癥后的文化水平偏低、醫學知識貧乏、自我調節能力較差的,心理障礙發病率就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