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慶醫院中醫如何治不孕癥 調氣血治腎為根本
文章來源:重慶送子鳥醫院 發布時間:2023-07-28
不孕治療如何用中醫的方法來進行?氣血失調是不孕癥的主要病因,主要與血瘀、濕濁亦相關。利用現代醫學先進的檢測技術和方法,查清病因,明確診斷,同時,采用辨病辨證相結合的方法;注重調經、治帶、怡情,重視整體調節,并配合飲食調護。這種中醫調理不孕的方法頗有成效。現將其治療不孕癥經驗介紹如下。
1 、辨治以腎為本。調經以種子
《婦科要旨》云: “婦人無子,緣由經水不調。種子之法,即在于調經之中。”李教授診治不孕癥,首詢月事,針對月經周期予以辨證分型治療。影響月經失調之不孕,常見病有功能性子宮出血、多囊卵巢綜合征、卵巢發育不全、卵巢早衰、高泌乳素血癥、幼稚型子宮、子宮腺肌癥、子宮內膜異位癥等,調經種子之法,主要是調理腎、肝、脾,而以腎為本,同時注意調理氣血。常用治法有補腎益精、調沖疏肝、養肝健脾、調理氣血、溫化痰濕。李教授除根據不同證型辨治外,還結合婦女月經周期不同階段用藥,提出了“調治月經周期法” ,治療由生殖內分泌功能紊亂所致的月經失調性不孕。具體應用方法是:經后至排卵期前為沖任、胞宮氣血復常之時,是腎中陰陽由陰轉陽時期,治宜滋養腎陰為主,稍佐溫腎補氣之品,腎陰充實則能發揮腎陽功能。常用經驗方滋腎種子湯(由山茱萸、生地黃、女貞子、旱蓮草、紫河車、當歸、白芍等組成),或用左歸丸(由熟地黃、山藥、山茱萸、枸杞子、JII牛膝、菟絲子、鹿角膠、龜板膠等組成),使天癸充盛,促使卵泡發育成熟。排卵期可在此基礎上加行氣活血之品,如丹參、當歸、烏藥等,促卵泡破裂排卵。排卵期后至月經前期,此期由陽入陰,陽消陰長,子宮內膜充血增厚,此階段宜平補陰陽,常用歸腎丸(由熟地黃、山藥、山茱萸、茯苓、當歸、枸杞子、杜仲、菟絲子等組成)治療,使腎得封藏,黃體功能健全,有利于受精卵著床孕育。腎功能充盛,腎精充盈,則易受孕且胎壯而安。
專家認為,婦女有經、帶、胎、產、乳等特殊生理,胞宮、胞脈、胞絡均系于腎,腎氣充盛,天癸泌至,沖任二脈功能協調是婦女生理活動正常的根本。婦女在生長發育過程中,腎氣充盛,天癸泌至,沖任通盛,月經始能來潮。腎精氣的盛衰決定了人的生殖功能,腎氣盛則生殖之精成熟,女精降至則陰陽和,兩精相搏孕育乃成。若先天稟賦不足,或多產房勞,或手術損傷,使腎氣虛弱、腎陽虧虛,或腎陰不足,沖任虛衰,則經亂無期,不能孕育。李教授指出:人體是有機整體,腎與心、肺、肝、脾關系密切,與氣血相互關聯。腎的生理功能廣泛,腎引起的病癥復雜多變,因此,要辨疾病本質和現象,作出正確診治。主張女性生理以腎為本,總治則為培腎不足,臨床應用治腎有八法:滋養腎陰、補腎壯陽、補腎健脾、滋腎養肝疏肝、補腎活血、補腎壯骨、補腎化濕除痰、補腎調經種子等。
2 、重視氣血理論,調氣血助孕
李教授治療不孕癥注重調理氣血。《血證論》日: “氣為血之帥,血隨之而運行,血為氣之守,氣得之而靜謐”。 《素問·調經論》亦日: “血氣不和,百病乃變化而生”。血、氣相互資生和相互依存,血病可及氣,氣病可及血,彼此關系密切。婦女生理特點是經、孕、產、乳,均以血為用。凡感受外邪,七情內傷或體質因素、生活所傷,均可致臟腑功能失和,血氣不利,沖任二脈損傷。血脈流通,病不得生;血氣不和,百病乃變化而生。氣機郁滯,氣血不和,沖任不能相資乃致不孕;氣虛推動無力,可致津液凝聚,痰濕內生;氣機不暢,胞脈受阻,不能攝精成孕;邪氣入血,與血搏結,血瘀胞脈阻滯,兩精不能相合而不孕。證屬氣滯血瘀者,治宜理氣活血,化瘀種子,方用行滯化瘀種子方(由當歸、JII芎、赤芍、桃仁、紅花、丹參、香附、郁金等組成);證屬寒凝血瘀者,治宜溫經通絡,化瘀種子,方用化瘀種子方(由小茴香、干姜、當歸、JII芎、肉桂、延胡索、蒲黃、艾葉、吳茱萸等組成);證屬氣虛血瘀者,治宜活血化瘀,益氣種子,方用益氣化瘀種子方(由黨參、黃芪、白術、當歸、川I芎、雞血藤、丹參、赤芍等組成)。氣血調和,孕育乃成。
3、 濕濁可致不孕,助孕必治帶
濕邪是婦科常見致病因素,主要侵入途徑為泌尿生殖道,直犯胞宮、胞絡。濕為陰邪,其性重濁黏滯,易阻遏氣機,損傷陽氣,使病情纏綿,遷延難愈,濕邪可單獨致病,或合并其他病邪致病。濕從熱化則為濕熱;從寒化為寒濕;濕邪久郁可成痰濕;濕瘀互結為濕瘀,均可致不孕癥。李教授將其分為濕濁、濕熱、濕毒、寒濕、痰濕、濕瘀等,其中最常見為濕毒、痰濕、濕瘀。《傅青主女科》云:“夫帶下俱是濕證” ,常見帶下異常不孕多與濕邪有關。房事不節或不潔交合,或洗具、經墊不凈,或墮胎、小產、宮腔術等,感染致病菌,白帶色、質、量即發生變化,或伴氣臭,而成異常帶下。如炎癥發生在陰道、宮頸、子宮內膜,可見黃濁帶下,或血性帶下,影響精子在陰道生存與活動。盆腔炎癥可使盆腔內環境改變,或炎癥滲出物被包裹形成包塊,壓迫或牽拉輸卵管,不利于輸卵管蠕動。此外,生殖器官腫瘤、子宮內膜異位癥或內分泌失調致異常帶下,亦可影響孕育。李教授認為,助孕必治帶,根據濕邪轉化寒熱虛實之不同,臨床應用化濕、燥濕、滲濕、利濕和升陽溫通或豁痰逐瘀等,調補臟腑、沖任,健固督帶,而達妊娠目的。常用治帶八法:化濕除濁、清熱利濕、化濕解毒、化濕祛寒、升陽除濕、溫陽化濕、化濕豁痰、化濕逐瘀等。常選用茵陳四苓湯、止帶方、五味消毒飲、健固湯、完帶湯、內補丸、蒼附導痰丸、大黃牡丹湯等。
善于以多途徑綜合療法治療陰道炎、宮頸炎、盆腔炎、輸卵管阻塞等,如藥物保留灌腸、外敷下腹、電離子導入、子宮腔輸卵管注藥、外陰熏洗、坐盆、納藥、宮頸上藥等;配合穴位挑治、埋線、針刺、艾灸、耳針、梅花針等,均獲得良好療效。
4 、強調肝郁病機。怡情才易孕
女子以血為本、為用。肝主藏血,主疏泄,喜條達,惡抑郁。臟腑所化生之氣血,除營養周身外,則儲藏于肝,其有余部分,在女子則下注血海為月經。肝藏血與疏泄功能相互協調,肝氣條達則血脈流暢,經候正常;肝氣郁結則血脈失暢,月經失調則影響孕育;若情志不暢,肝氣郁結,疏泄失常,氣血不和,沖任不能相資,可致不孕。肝體陰而用陽,肝氣郁結,肝失條達而不孕者常有之。李教授在治療不孕癥時重視肝郁病機,強調宜疏肝氣,解肝郁,養肝陰。對肝氣郁結型不孕,治宜疏肝解郁,調沖種子,方用開郁種子湯(由當歸、白芍、郁金、青皮、香附、柴胡、丹參等組成)。李教授認為,治療不孕癥,還應注意心理治療。患者常顧慮不能受孕,精神壓力大,夜寐不佳,焦慮、緊張、抑郁、恐懼,這些不良情緒均可通過神經內分泌系統影響卵巢功能,造成排卵障礙導致不孕。醫者須加強與患者溝通和交流,努力讓其保持精神心境舒暢愉快,增強治療信心,提高臨床療效。
5 、重視整體調節,飲食需宜忌
治療不孕癥主張重視整體調節,從中醫整體觀出發,結合現代科學物理、生物、檢驗,收集“病”的證據,強調辨病與辨證結合。認為不孕癥雖病在胞宮、胞脈,但與全身臟腑、氣血功能密不可分,充分把握婦女經、帶、胎、產、乳的生理特點,針對不孕癥病機,通過改善整體功能和祛除局部病變相結合,達到治愈不孕癥之目的。在注重整體調節的同時,注意飲食調護,中醫學認為藥食同源,合理適當的膳食對不孕癥有輔助作用。如腎陽虛所致虛寒宮冷,可用當歸羊肉湯等溫補,以溫腎壯陽暖宮,忌寒涼生冷;腎精不足、沖任虧虛,可服蟲草燉水鴨等,以滋補腎陰沖任,忌溫補燥熱;氣血虛弱可服當歸大棗雞蛋茶等,以補益氣血;脾虛夾濕可服蓮子雞蛋茶等,少食或忌食甘肥、寒涼、生冷;氣滯肝郁可服百合雞蛋茶等,少食溫補、辛辣、煎炸。營養不良、貧血及維生素缺乏者,應用藥物治療同時,注意膳食搭配。對個別盲目減肥、追求纖瘦身材女性,易形成精神性厭食癥、重度營養不良及嚴重貧血等,直接危害健康及影響卵巢、子宮發育,此類患者不能單純依靠藥物,要針對總體情況,合理膳食,補充營養,適當鍛煉,增進食欲,調理體質,才有利于受孕。
不孕中醫藥物調理之原理
懷孕生子是婚后許多夫妻的必備計劃,但由于時代不同,許多職業女性選擇了晚婚晚育,甚至因過于忙碌而使體質不達標,造成不孕的問題,其實只要事先了解不孕是因為什么并提早調理,一樣可以順利懷孕。
不孕的病因與病機
病因
古代有“五不女”說法,即螺、紋、鼓、角、脈五種,是古人觀察到女性外生殖器畸形,如陰道狹窄、處女膜閉鎖等,此屬先天性生理缺陷,會妨礙生殖能力。而后天致病因素則可分外感及內傷,外感病邪分為風、寒、暑、濕、燥、火六種,其中以寒、熱、濕三種最易與血相結、陰滯氣機,引起月經失調及不孕。內傷則為七情,包括喜、怒、憂、思、悲、恐、驚均可引起情志變化、內分泌失調,造成不孕。如求子心切,情志不舒則肝氣郁結,或現代女性為求職場上表現,情緒緊張、壓力過大、失眠多夢、心煩易怒,也是不孕癥增加的主因。
病機
1、腎虛:因先天稟賦弱,腎陽不足,命門火衰,后天房事不節,性生活過度,耗傷腎氣而致不孕。
2、血虛:因體質虛弱、精血不足、或因失血過多、內熱多火、耗傷陰血,造成血虛,使攝精成孕的物質基礎不足,無法成孕。
3、 肝郁:肝有促使人體氣機調暢的作用,肝失疏泄,常可引起精神情志異常。肝氣郁結、氣機不調則血氣不合,以致不能受精成孕。
4、 血瘀:因氣滯、偏寒、偏熱、外傷等因素,致使血液循環不暢,瘀積在經絡或器官內,造成經血失調,精難納入,故難受孕成胎。
5、痰濁:中醫所稱之痰,分為有形與無形。引起不孕之痰,多為無形痰。或因體質肥胖或恣食膏梁厚味,造成痰濁內生、氣機不暢、體脂滿溢、閉塞子宮、不能攝精成孕。
6、濕熱:經行、產后或因用具不潔、房事所傷,濕熱穢濁之氣內侵,濕性粘滯、阻遏氣機,造成氣血不暢而不孕。
治療男性不孕
現代醫學分析,男性不孕癥占二至四成,大部分是因為精子量不足或活動力不好。此多為氣虛型或腎精虧損型,臨床驗證,用中藥“補中益氣湯”,調補脾胃兼理氣,對增加精子數目有很大幫助。而以“五子衍宗丸”、“八味地黃丸”、“左右歸飲”治療,可增加腎精虧損病人的精子活動力,但需經中醫師診斷。
治療女性不孕
(1) 經后期:(周期28天論,第5~10天),此時經血剛凈,內膜脫落,卵泡處于發展階段,基礎體溫處低溫期。應屬于陰的階段,故以調補腎陰為主,滋補腎陰可促使卵泡發育,子宮內膜增生,常用藥物包括杜仲、黃精、菟絲子、旱蓮草等。
(2) 排卵前期:(周期第11~14天),此時子宮內膜增厚,卵泡漸趨成熟,基礎體溫雖處低溫期,但將轉為高溫期,即陰轉入陽的過渡階段,故治療上除繼續使腎陰補充外,更需酌量加入助腎陰及調氣活血之品,如香附、川芎、核桃仁、補骨脂等。
(3) 排卵后期:(周期第15~24天),成熟的卵泡破裂,排卵后形成黃體,分泌黃體激素,維持基礎體溫之高溫期,這時陰已轉陽。治療上轉以補腎陰為主,如仙茅、巴戟天、鹿角膠、紫河車等藥物。
(4) 經前期及月經期:(周期第25~28天)黃體退化,動情激素及黃體激素分泌減少,基礎體溫下降,準備進入另一陰陽循環階段。此時應以活血化瘀為主,排舊血以利生新血,用藥如桃仁、紅花、茜草、蘇木等。
不孕的飲食療法:
糙米:富含維生素E及多種營養成分,可補養脾胃,補液填精,以糙米、芡實、枸杞子、羊肉熬粥食用,可調經種子。
小麥:養心安神,補脾益腎,以小麥加甘草、大棗熬湯,可舒緩情志,改善精神恍惚,適用精神因素所致不孕者。
黑大豆:補腎活血,可熬湯或直接蒸熟食用,適用腎陽不足之不孕者。
韭菜:補虛益陽、調和臟腑,適用腎陽不足、命門火衰之不孕者。
核桃仁:補腎調經,炒熟或煮湯食用,適用于腎虛腰酸之不孕者。
龍眼肉:養血安神,蒸熟、煮湯或熬粥服用,適用心脾兩虛、血虛之不孕。
魚子:富含多種營養物質,營養不良、子宮發育不好的不孕患者,常服用本品有助受孕。
海參:海參富含精胺酸,是卵子形成的必要成分,對增強性功能有一定作用。對精血虧虛、性欲低下、畏寒肢冷、子宮寒而不孕者有一定幫助。
羊肉:益氣補虛溫腎,為冬令進補的佳品,可佐以生姜、生地、當歸等藥紅燒或清燉,適用于虛寒性不孕者。
烏雞:益腎養陰,調理沖脈、任脈,是自古以來著名的養血調經食品。
蹄筋:為高蛋白食品,有補腎強筋,益氣壯腰功效,對增強性功能也有一定幫助,適用于形體消瘦、腰腿無力、腎氣不足之不孕癥患者。
溫馨提示:中醫學是我國的國學,博大精深。在治療不孕方面也有自己的方法和理論,不孕患者如想求助中醫的幫助,一定要去醫院找中醫師的幫助,切忌自己找偏方亂服用,反而拖延了治療好時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