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子宮內膜異位癥分型性治療,子宮內膜異位癥的癥狀
文章來源:重慶送子鳥醫院 發布時間:2023-01-10
常常聽人說子宮內膜異位癥這個病,但是具體對子宮內膜異位癥了解的人很少,子宮內膜異位癥是婦科的常見病、多發病,為生育期婦女常見的一種良性浸潤性疾病,屬婦科疑難病之一。子宮內膜異位癥患者的治療方法有很多,子宮內膜異位癥中藥治療的方法就是臨床上很常用的一種治療子宮內膜異位癥的方法。
一、子宮內膜異位癥分型有哪些?送子鳥醫院的婦科專家根據子宮內膜異位癥的病理,將子宮內膜異位癥共分四型:
1.寒凝血瘀型:經前經期,小腹冷痛,絞痛,喜溫不喜按,得熱疼減,經期便溏,形寒肢冷,痛甚嘔瑟,重者面色蒼白汗出四肢厥逆,常有明顯冷飲及受寒史,舌質暗。
2.氣血虧虛型:經期小腹隱隱作痛,綿綿不休,痛而兼墜,喜按,按之痛減,伴全身乏力,心跳氣短,少氣懶言,面色恍白,食欲不振。
3.肝郁氣滯型:經前或經期,小腹脹痛,月經血量或多或少,血色紅暗有塊,脹甚于疼痛,時痛時止,心煩意亂,口渴夜寐不安,舌質暗紅。
4.氣滯血瘀型:經前或經期,腹痛,疼甚于脹,小腹脹痛,拒按,血量少,經血不暢,血多痛輕,有血塊,舌質黑暗。
二、子宮內膜異位癥中藥治療時,中醫主要是采用辯證分型的方法來進行治療的,不同病情的患者,治療效果不同。以下是子宮內膜異位癥中藥治療方法:
子宮內膜異位癥中藥治療所采用的辨證分型治療:
1、寒凝血瘀
主證:經前或經期小腹冷痛,得熱痛減,經量少色暗黑有塊,塊下痛減,形寒畏冷,面色蒼白,痛甚則嘔惡,或不孕,舌暗,苔白,脈弦緊。
子宮內膜異位癥中藥治療的治法:溫經散寒,活血祛瘀。
方藥:少腹逐瘀湯。小茴香15g,干姜15g,元胡15g,靈脂15g,沒藥15g,川芎10g,當歸20g,蒲黃15g,官桂15g,赤芍15g。若腹痛甚劇,肢冷汗出者加川椒15g,制川烏10g,制草烏10g;陽虛內寒者加人參15g,熟附子15g,仙靈脾20g;濕邪較重,兼有胸悶腹脹,舌苔白膩者加蒼術15g,橘皮10g,澤蘭15g,茯苓20g。
2、氣滯血瘀
主證:經前或經期小腹脹痛,拒按,經行不暢有塊,血塊排出后疼痛減輕,或不孕,經前乳房脹痛,兩脅脹痛,精神抑郁或煩躁易怒,舌紫暗或有瘀點,脈弦或弦滑。
治法:理氣,活血祛瘀。
方藥:膈下逐瘀湯。當歸20g,赤芍15g,川芎10g,桃仁15g,紅花15g,枳殼15g,元胡15g靈脂15g,丹皮10g,烏藥15g,香附15g,炙甘草10g。若氣滯為主,脹甚于痛者加川楝子15g;血瘀為主,痛甚于脹,加用蒲黃15g,重用五靈脂20g;疼痛劇烈加全蝎3條,三棱15g,莪術15g;有癥瘕加血竭15g,穿山甲15g,皂角刺20g,三棱15g,莪術15g;月經量多加蒲黃15g,茜草159,三七面10g(沖服)。
送子鳥醫院的婦科專家提醒說,關于子宮內膜異位癥中藥治療所采用的辨證分型治療方法,也不是說就是用所有子宮內膜異位癥的患者,患者朋友還要到醫院檢查自己的病因出自哪里,病情如何然后在醫生的指導下用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