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孩偷東西應該怎么正確教育,做好這4點讓孩子一生不再犯
文章來源:重慶送子鳥醫院 發布時間:2023-02-11
古人有云“小時偷針,大時偷金”,意思是如果孩子小時候犯了錯不及時糾正,長大后就會發展成觸犯刑律的罪犯。而不少孩子因為小時候對于所有權沒有概念,常常不經人同意就拿走他人的東西,這種時候家長一定要及時幫助孩子改正,以免造成更嚴重的后果。那么小孩偷東西應該怎么正確教育,做好這4點讓孩子一生不再犯!
小孩偷東西應該怎么正確教育,做好這4點讓孩子一生不再犯
1、幫孩子建立所有權觀念
雖然“自我中心期”是成長軌跡,但家長不能對孩子的貪婪視而不見,而是要開動腦筋盡快幫助孩子樹立所有權的觀念,就是讓孩子懂得尊重他人的所有權。平時家長要教孩子學會及時收好自己的東西,家長可以向孩子借玩具或鋼筆,并且告訴孩子需要使用多長時間。在征得孩子同意的情況下拿走,還回來的時候還要跟孩子道謝,這樣可以讓孩子體驗到尊重感和界限感,然后才能尊重別人的東西,不拿別人的東西。
2、適當滿足孩子的合理需求
家長要靜下心來耐心和孩子溝通,了解孩子偷東西的動機,看孩子的合理需求是否得到滿足,孩子是否缺乏父母的關心和照顧。父母不要對孩子太嚴格,無論什么都拒較孩子,這樣反而會讓孩子的內心一直處于渴望的狀態。如果家長在適當的時候滿足孩子的一些要求,可以讓孩子的內心得到安慰,這樣也就不會靠偷東西來滿足自己了。所以,家長在平時也要了解孩子的心聲,這樣才能正確引導孩子,讓孩子知道自己的錯誤并改正。
3、不要隨意打罵評判孩子
家長不能一上來就打罵孩子,應該采取溫和教育,聆聽孩子真正的想法。家長的棍棒教育只會讓孩子害怕受到懲罰,而不敢說真話,反而會讓孩子生出逆反心理,變本加厲。所以家長一定要注意教育方法,對孩子的教育不應該建立在傷害孩子自尊的基礎上,而是應該讓孩子從內心深處認識到偷竊是不對的。
4、給孩子積極改正的機會
孩子的價值觀大多是在青春期建立起來的,家長要有意識地幫助孩子樹立良好的世界觀、人生觀和道德觀,讓孩子明辨是非、知錯能改、善莫大焉。當孩子偷了別人的東西后,父母就不應該全盤否定,而是要給孩子積極改正的機會,讓孩子主動把東西還給別人。只有當孩子通過自己積極的糾正行動,才能認識到自己的偷竊行為是錯誤的,并糾正自己的錯誤行為。
總結
以上就是“小孩偷東西應該怎么正確教育,做好這4點讓孩子一生不再犯”的全部內容介紹了,其實從心理學角度來看,小孩偷東西并不是一種道德問題,而是道德認知發展的必經階段。因此當小孩出現了偷東西的情況,家長不要上來就打罵批評,而是應該幫助孩子去改正,這樣才能讓孩子以后再也不會出現類似的情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