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慶送子鳥醫院
    重慶治療不孕不育醫院

    什么時間做人工流產比較合適?

    文章來源:重慶送子鳥醫院      發布時間:2023-04-21

    流產與避孕

    小張和小熊剛結婚,還沒有打算要孩子,卻意外懷孕了。小熊在單位還剛剛做體檢,照了X光透視,小熊很后悔,既害怕照透視對胎兒造成損傷,又覺得自己還沒玩夠。她來咨詢時,又懊悔,又遺憾,堅決要求做流產。現在有許多年輕人都像小熊一樣發生未計劃受孕,有的是未避孕又吃了一些藥物,懷孕后不能要;有的是沒結婚不能要;還有的是工作忙沒法要等等。我時常會碰到像小熊一樣的網友問我怎么辦,我想在這里一并告訴大家。

    記住:如果想要孩子就懷孕,不想要孩子就不要懷孕,因為一次人流可能造成終生不孕。人工流產對身體所造成的損害遠比足月分娩大得多,人流還會增加乳腺癌、宮頸癌的發病率,風險很大但往往不被人知。社會上宣傳的夢幻人流、超導人流之類,只不過是廣告語,痛苦再小的流產也是流產,決定時一定要慎之又慎。

    什么時間做人工流產比較合適?

    我們說在懷孕27周之前,采用人工的方法,把已經發育但還沒有成熟的胚胎和胎兒附屬物從子宮里取出來,達到終止妊娠的目的,叫人工流產。人工流產主要是因為孕婦患有某些嚴重的疾病,如心臟病、肝病、腎病、結核病等;或由于妊娠并發癥,如嚴重的妊高癥,嚴重的妊娠期糖尿病等,不適于繼續妊娠;還有大量的避孕失敗者也需要做人工流產。一般在懷孕10周前做人工流產,這時屬于早孕,子宮較小,胚胎較小,手術簡單,相對較安全。如果月份過大,胎兒逐漸發育出骨骼,手術的風險和并發癥就增加。我國計劃生育部門規定,門診施行人工流產術應在懷孕10周之內完成。因此我們主張,一旦月經未來潮,一定要盡早確定是否已受孕,如果不想要孩子,就要在10周內終止妊娠。

    流產都有些什么方法?

    人工流產按月份分為早期人工流產和中期人工流產,不同的流產方法適用于不同的受孕月份。現在臨床上較多使用的方法有:

    人工流產負壓宮腔吸引術:一般適用于在妊娠10周以內要求終止妊娠而無禁忌者。使用特殊器械,人工將胚胎用負壓的方法吸引出來,達到終止妊娠的目的。這種手術較簡單,用時短,但由于這種手術完全憑醫生的經驗,不能直接目視操作,因為風險較大,并發癥較多,可能發生子宮穿孔、人流不全、宮腔感染、術后閉經、術后不孕等等。現在可以在B超指引下完成這種手術,相對安全,不會吸空。

    人工流產鉗刮術:這種手術適用于10周~13周妊娠者或者用其他流產方法失敗者。使用鉗刮術流產的胎兒一般骨骼已發育,已有羊水及胎盤,因此手術時,出血較多,操作不當還會引起羊水栓塞。目前由于藥物流產的出現,大月份的鉗刮術已經基本淘汰,被藥物流產取而代之。

    雷夫努爾宮腔注射術:適用于14周~24周妊娠者,此時妊娠月份較大,需使用藥物經腹壁注入宮腔,通過藥物的作用使胎盤發生壞死,達到引產的目的。雷夫努爾是一種化學藥物,一些人對它產生過敏,因此用前要做滴鼻試驗,無反應后才能進行宮腔注射。一般注射后24小時~48小時就能動產,在規律宮縮后自娩胎兒。由于雷夫努爾是化學藥物,因此往往出現胎膜殘留,還需要進行刮宮,清除殘留的胎膜。

    水囊引產術:適用于14~27周妊娠,方法是將帶囊的一根管子經陰道放入宮腔,再根據妊娠月份的大小注入不同量的生理鹽水,目的是改變宮腔壓力,擴張宮頸,達到引起宮縮的目的。但此種方法經陰道操作,并且水囊要在宮腔存放24小時,極易引起感染,還可能發生產后出血、水囊引產失敗等。

    這些引產方法各有利弊,因此我們主張,如沒有計劃要小孩或身體狀況不允許要小孩的,應認真采取避孕措施。一旦懷孕就應留下這個孩子,以免因各種人流手術給身體帶來不必要的損害。

    什么是藥物流產?

    藥物流產是采取口服藥物的方法,通過藥物與胚胎競爭,使胚胎不能著床,達到終止妊娠的目的。目前在各醫院門診做藥物流產,應首先確定對象為正常的宮內妊娠、停經天數在49天之內的健康婦女。如果懷孕月份增大,所服藥量不夠會引起出血而不流產,最終需要做負壓吸引術。同時月份增大會增加出血和痛苦,不適于在門診操作。對于有糖尿病、甲狀腺和腎上腺等內分泌疾病,肝腎功能異常,妊娠期皮膚瘙癢病史,血液病和血栓病史,心血管系統疾病、青光眼、哮喘、胃腸功能紊亂、癲癇、過敏體質等孕婦不適于使用藥物流產。

    溫馨提示:文章"什么時間做人工流產比較合適?"的闡述只是大概,建議你花費幾分鐘的時間在線溝通,通過人工在線解答可以更清楚的了解自己的病情,幫助你盡早解決疾病困擾。

    聯系電話:023-67601313 在線解答 預約掛號

    醫院簡介About us

    重慶不孕不育醫院

    重慶送子鳥醫院是一所具有生殖健康與不孕不育專業資質的醫院。座落于重慶繁華主城區——江北黃泥磅,堅持“以醫療質量為基礎、以醫療安全為前提...[詳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