藥物流產后的自我調養方法
文章來源:重慶送子鳥醫院 發布時間:2023-04-21
藥物流產后的自我調養方法
隨著婦產科學的發展,用人工方法終止妊娠作為避孕失敗后的補救措施而廣泛應用于臨床,尤其是抗早孕新藥米非司酮的推廣應用,并在流產后配以中藥治療,減少了妊娠產物排出不暢所致的陰道出血量多和出血時間延長的副反應,減少了清宮率,大大地減輕了受試者的痛苦。
產后調攝是眾所周知的,歷來也倍受人們重視,而藥流后調攝的重要性卻往往為人疏忽。藥流是使用藥物強行使孕胎和胞宮分離,對身體的損傷比足月順產更為明顯。明代醫家薛立齋也指出:“小產重于大產,蓋大產如粟熟自脫;小產有如生摘,破其皮殼,傷其根蒂也”。流產造成的痛苦是可想而知的。所以,現在婦科醫生重視流產后休養,認為流產后休息應重于大產后。
在正常情況下,早期妊娠藥物流產后,陰道均有不同程度的出血,3—5天或7—10天干凈。一般不會給身體帶來大的影響。但如果屢孕屢流,或調攝不當也會引起很多并發癥。其原因是:
其一,凡墮胎流產,未有不損傷胞宮者。調攝不當,勞倦太過或房事不節,易傷沖任,則胞宮更難恢復。
其二,流產后,血室正開,忽視調攝,不保持外陰清潔,邪毒易犯。其三,流產后,沖任之緒受損,胞宮內余血濁液停留,“護胎隨從之物”內滯,而致陰道下血,久流不止,治療調攝不當,往往致“盆腔感染”等諸多并發癥。因此,流產后的調護尤其重要。
調勞逸:隨著生活節奏的加快,許多職業女性尤其是未婚先孕者,流產后往往放棄休息時間。筆者常問及此類門診病人,為什么藥流后不遵醫囑,不予休息,她們總一笑置之,或者認為工作離不開,或者認為損傷小,無大礙。筆者曾碰到一位出祖汽車司機,兩年內作了4次人工流產(其中兩次是藥流),共休息不足10天。現在體弱多病,動輒感冒等。這說明流產后一定要遵醫囑休息調養,切忌過度勞慮。
適寒溫:流產后腠理不密,風寒邪氣易于入侵,切勿貪涼飲冷。“夏月忌貪涼用扇、食冷物、當風睡;夏日房中貯水一二缸,解熱氣;冬天加火一二盆,取暖之(《保產要靈》)”。
慎飲食:流產后,氣血損耗,過食滋膩生冷,易傷脾胃。應食富有營養而易于消化之品,也可根據素體偏熱、偏寒,選用適當的驗方或藥膳治療調理。以下方藥可供選用:
一、益宮飲:黨參、女貞子、旱蓮草、茜草、益母草各15克,白術、蒲黃炭各12克,甘草3克。冷水浸泡30分鐘,煎熬取汁150 ̄200毫升,兩次分服,日1劑。適用于流產后陰道出血不止者。
二、紅糖益母草湯:紅糖60克,益母草30克。以益母草煎湯取汁,沖入紅糖,分2次服用。適用于瘀性下血過多者。
三、參芪膏:人參60克,炙黃芪500克,飴溏500克。前兩味反復煎煮2次,過濾取汁200毫升,入飴糖,文火濃縮成膏,貯存備用。日3次,每次20克,開水沖服。適用于氣虛,下血色淡清稀者。
若癥狀明顯如發熱、腹痛、久下血不凈、帶下或下血臭穢等,應及時去醫院作相應的診斷和治療。
- 上一篇:口服避孕藥失敗胎兒能留嗎?
- 下一篇:人工流產后吃什么好的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