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然流產者一定要找原因
文章來源:重慶送子鳥醫院 發布時間:2023-04-21
新年已過,很多人的愿望是生一個虎頭虎腦的健康寶寶。突如其來的流產,卻讓曉玲虎年做媽媽的心愿徹底落空。這個年,注定要好好養身體,哪都不能去。專家提醒,自然流產后休養很重要,但還必須篩查流產原因,并進行有針對性的調理。經過這三個步驟,才能讓下次懷孕變得更順利。
自然流產一定要找原因
沒有借助手術和藥物發生的流產就叫自然流產。很多人都知道流產后要好好休養,只有身體恢復好了才能再懷孕。但專家指出,在未查明流產原因前,貿然懷孕是很危險的。
廣州中醫藥大學第一附屬醫院婦科主任鄧高丕說,自然流產的原因大致有五大類。一是有器質性病變,如子宮畸形、子宮肌瘤等,造成宮腔細小、胚胎著床位置不好或受壓迫;二是內分泌功能不足,表現為孕激素不足。在懷孕的前十周,胚胎的發育都是靠卵巢分泌孕激素支持,直到懷孕將近三個月胎盤功能完善,才轉靠胎盤支持。所以早期孕激素不足,胚胎也難以發育;三是免疫功能的問題,如由于封閉抗體缺乏,胚胎被母體認為是異物而產生排斥,從而引起流產;四是外力作用,如碰傷、激烈運動、顛簸以及性生活等,對早期的胚胎都可能形成巨大沖擊;五則為先天因素,包括染色體異常、精子、卵子異常、地中海貧血等。其中,精子、卵子異常也可能因后天炎癥引起。
鄧高丕說,再次懷孕一般應在上次流產后的一年左右。在這段時間里,要針對上述五項進行全面詳細的檢查。此外,還有ABO血型抗原的檢查不能疏漏。即女方是O型血,男方是A、B、AB型血,經第一次懷孕后,第二次懷孕時女方可能產生某些血型的抗原,就可能引起抗原抗體反應,導致再次流產。
習慣性流產必須善加調理
所謂習慣性流產,指的是發生兩次及兩次以上的自然流產。這部分患者光注意流產后恢復還不夠,必須進行有針對性的治療和調理,才能考慮再次懷孕,否則流產的幾率依然較大。鄧高丕說,一般流產后恢復需要1-2個月的時間。此后,經過詳細檢查,有器質性病變的要對癥治療疾病,有內分泌和免疫的問題等也要盡快治療。檢查無特殊異常者則可以在下次懷孕前2到3個月開始調理。
中醫認為,腎為先天之本,腎主胚胎,生育與腎的關系最大;脾為后天之本,能將胃受納的水谷轉化為精微物質:妊娠后需血養胎,靠氣載胎。所以,流產后的中醫調理主要針對腎、脾和氣血。不過,調理也要進行中醫辯證。從臨床來看,腎虛和脾虛導致的流產占到自然流產的60%以上,剩下還有血熱、氣血兩虛導致的流產。各自的癥狀都不一樣。腎虛者多有頭暈耳鳴、腰肢酸軟、夜尿多、小便頻多的表現;脾虛者多有胃口不好、乏力、疲倦、大便溏稀;血熱者容易上火,口干、尿黃、便秘;氣血兩虛者臉色蒼白、疲倦、心慌心跳、頭暈。不同的癥狀若用相同的方子,可能越調理越糟糕,如滋腎育胎丸性偏溫補,腎脾虛的人用不錯,而血熱的人用卻更燥。所以,流產后的調理切忌自己買藥,應在醫生指導下,在家或在醫院正規調理。
提醒再懷孕需安胎
無論是哪種原因導致的自然流產,都說明母體及胚胎不夠強壯。這和強行人工流產不一樣,因此,發生過一次自然流產后,為慎重起見,再度懷孕后最好馬上進行安胎治療,不要等到有先兆流產的癥狀出現后才開始治療。安胎的時間要超過以往流產的最大孕月。比如過去流產的最大孕月是懷孕兩個多月,則應安胎至妊娠三個月以上。
專家表示,安胎期間要避免體力活動、體育運動、性生活以及奔波、旅游等。要盡可能多休息,但也不必天天躺在床上,還是可以適當工作,但要注意輕體力,不可勞累。
突然出現陰道流血、小腹隱痛、墜痛、腰骶酸痛,應警惕先兆流產或者正在發生流產。如果是先兆流產,只要抓緊時間到醫院就診、保胎,仍有很大可能繼續妊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