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起流產的原因及其應對的方法
文章來源:重慶送子鳥醫院 發布時間:2023-05-05
,引起流產的原因及其應對的方法,第一胎最好不要做人工流產
孕期不足28周而胎兒提前產出稱為流產。如發生在孕12周前稱為早期流產,如發生在13周及以后稱為晚期流產。流產的胎兒一般均不能存活。
①引起流產的原因
A屬于胚胎方面如孕卵發育異常是早期流產最常見的原因。這主要由于精子或卵子缺陷或二者均有缺陷所致,也可由于在胚胎分裂過程中受到外界因素的影響(如X射線等)使其分裂發生異常所致。
B屬于母體方面的原因有:內分泌失調,早期妊娠時如果卵巢黃體功能不全,以致產生的孕激素不足,可使子宮蛻膜發育不良而影響孕卵著床及發育,甲狀腺功能減低時甲狀腺素分泌不足,細胞的新陳代謝降低,從而影響胎兒發育。
生殖器官疾病如子宮畸形(雙角、縱隔子宮等)、子宮肌瘤尤其是粘膜下子宮肌瘤也可影響胚胎生長的環境而致流產,如患有子宮頸內口松馳,由于胎囊、胎兒逐漸長大,而增加了對子宮頸的重力和壓力,使原來松馳或較為松馳的子宮頸內口不能承受,引起胎膜早破而發生晚期流產。急性傳染病如流感、肺炎等的細菌毒素或病毒可通過胎盤進入胎兒血內引起胎兒中毒、感染而死亡,高熱也可引起子宮收縮以致流產。母體嚴重慢性疾病如嚴重的心、肝、腎疾或引起胎兒缺氧,或引起胎盤損害而發生晚期流產。母子血型不和時,由于母體產生抗胎兒抗體以致胎兒無法在宮內繼續生長而流產。
②如何應對流產
確診為妊娠的婦女,如發生下腹痛或陰道流血則應該考慮流產的可能。由于流產的胚胎中有不少屬于孕卵染色體不正常,因此自然流產實際上是一種自然淘汰現象,對于可能流產的患者應及時去醫院就診以確定是否會流產。腹痛愈重,陰道流血愈多的患者其流產的可能性愈大,若僅有流產先兆,則應注意休息,適當采用保胎藥物如黃體酮及鎮靜劑等。但也不必盲目無限期保胎,必要時應到婦科檢查,作尿妊娠試驗及B超檢查以確定胎兒發育情況,然后再決定進一步的處理。
孕期孕婦應注意衛生;預防并及時治療急性傳染病;盡量避免接觸有害物質;對于內分泌失調、生殖器官疾病及慢性內科疾病應根據病情決定是否可以妊娠,并應在治療后或病情穩定時切除粘膜下肌瘤、修補子宮頸口松馳等之后再妊娠;母子血型不和可以早期檢查發現并治療之。
如今,很多年輕夫妻的生育觀念已有改變,不希望過早要孩子,總想趁年輕多學習一些技能,多做一些事。可是,一旦避孕失敗,妻子懷孕后要慎重考慮,千萬不要輕易下人工流產的決定。首都醫科大學附屬北京婦產醫院朱承余教授指出,人工流產只是一種迫不得已的選擇,第一胎懷孕時最好不做,否則有一天想要孩子時也許就會難以如愿。臨床上,在習慣性流產和繼發性不育的婦女中,近50%的人第一胎懷孕做過人工流產。
出現這種現象并不奇怪,因為女人的子宮是生育器官,它好像一臺計算機,有其固定的生育“軟件程序”:接受受精卵,在這里發育成長,直到10個月后,瓜熟蒂落分娩。若在懷孕1-3個月內人為地終止妊娠,就打亂了子宮原有的程序,待以后再孕時,只要接近前一次人流的時間,子宮就容易自動“終止程序”,停止對胎兒的培育,從而形成流產。這一事實提醒我們,要慎重對待第一胎人流。當然,這還與人的體質條件、生活環境、兩次懷孕的間隔時間等有關系,并不是第一胎人流都會引起不育,因某些特殊原因不得不進行流產時,也應選擇適當的手術方法與技術,因為它們帶來的后果不盡相同,術中應盡可能避免輸卵管損傷、子宮口粘連等不良反應,以免引起繼發性不育。
- 上一篇:流產后的保健
- 下一篇:口服避孕藥對再生育有影響嗎,流產對女性有哪些危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