習慣性流產婦女如何能再次懷孕,孕婦用藥是如何引起胎兒流產的
文章來源:重慶送子鳥醫院 發布時間:2023-05-05
習慣性流產婦女如何能再次懷孕,孕婦用藥是如何引起胎兒流產的,治療子宮病變引起的習慣性流產
自然流產連續發生3次以上,稱為習慣性流產。這種流產每次都發生在同一個妊娠月份,主要是由于夫妻雙方染色體異常、母體的黃體功能不全或子宮發育不良、子宮畸形、子宮肌瘤等引起,若多次不明原因流產后,夫妻雙方應都到醫院做如下檢查,找出流產原因,及早進行對癥治療。(1)進行全身性疾病檢查
是否患有糖尿病、貧血、甲狀腺疾病、慢性腎炎、高血壓等。
(2)進行染色體檢查
夫婦一方染色體異常往往是引起胚胎染色體異常的自發性流產的重要原因。
(3)進行婦科檢查
是否存在子宮畸形,比如雙子宮、單角子宮、縱隔子宮、子宮腔粘連等,子宮是否長肌瘤。這些因素都會影響胚胎的著床,因而發生流產。
(4)進行卵巢功能的測定
如做陰道涂片檢測體內雌激素水平,或測定基礎體溫。
(5)進行男性精液的常規檢查
觀察精子的數目和活力。(6)進行血型檢查
看夫婦雙方的血型是否為ABO、Rh系統內的血型不合。
流產原因一旦查明,則應針對性地進行治療。若是夫婦雙方染色體異常所致,則要避免懷孕,如果已經懷孕,應立即給胎兒做檢查,如有異常必須終止妊娠;黃體功能不全或患有全身性疾病的孕婦,應在醫生指導下,做孕激素和所患疾病的治療;子宮畸形者應先做矯正手術,然后再懷孕。
研究表明,孕期服用某些藥物對母親和胎兒有不同的影響,但由于胎兒血-腦屏障滲透性大,肝解毒功能差,可導致胎兒畸形或功能障礙、死胎流產等。大多數藥物可從母體經胎盤到達胎兒體內,胎兒對藥物的反應取決于藥物作用、劑量、用藥時間、胎盤通透性及胎兒組織器官發育的階段等情況。受精卵植入子宮內膜并形成兩胚層時,此時藥物對胚胎有兩種影響。
其一表現為有害藥物全部或部分破壞胚胎細胞,致胚胎早期死亡,妊娠中止,流產或被母體自身吸收。其二是指有害藥物并未損害胚胎或損傷少量細胞,但由于此時期的細胞在功能上具有潛在的多向性,可以補償或修復大量損傷的細胞,因而不發生形態學方面的畸形,故稱為不易感期。受精后第3~8周,為器官高度分化時期,大多數器官的始基在此時期形成,胚胎細胞已失去多向性,并開始定向發育,因而不易通過細胞分化的代償來修復。
一旦有害物質侵入,極易發生形態上結構異常,導致畸形發生,故稱為致畸高度易感期。藥物的致畸作用與藥物性質、用藥時的胎齡、藥物劑量、療程長短及胎兒的遺傳素質有關,其中最重要的是藥物性質及用藥時的胎齡,從狹義角度講,藥物致畸高危期是在孕早期(特別是胚胎17~56天),因為這是胚胎器官分化發育的重要階段,此時期細胞分化迅速,發生一系列的形態變化,大多數器官始基在此時期形成,一旦受到有害因素的影響,極易發生形態上的異常,導致畸形,故稱為“致畸高度易感期”。在胚胎發育過程中,各器官的分化是不同步的,分化時間有早晚之別,分化速度有快慢之分,因此不同器官的致畸易感期長短不一,如中樞神經系統易感期最長,發生時間也最早,從受精第15天直至胎兒娩出,其中在15~36天最為敏感。心臟在受精后20~40天、四肢在24~46天最敏感。受精后第9周至足月,大多數器官分化已基本完成,隨著妊娠月份的增加,對有害物的敏感性逐漸降低。
但在妊娠12周左右,分化發育較晚的外生殖器仍有可能出現形態上的異常,中樞神經系統也仍在分化和發育中,致畸敏感性仍然存在。在妊娠中晚期,有害藥物的影響主要可導致生理功能的缺陷及發育遲緩,出生時低體重或出生后行為發育異常,而且有些障礙直到青春期才表現出來??梢娫衅谟盟帒貏e慎重。由于許多器官發育時間有交叉,致畸易感期也相互交叉,幾種不同藥物可以導致同類畸形,一種藥物也可導致多種畸形,如聽力喪失可發生在母體大量應用鏈霉素治療時,也可發生在母體患風疹后,而且風疹病毒也可同時導致心臟畸形和白內障。畸形的發生取決于胚胎發育的不同階段,但同一發育階段不同有害物質可造成不同的畸形種類。例如,沙立度胺(反應停)主要導致肢體缺陷。
從廣義角度講,整個孕期都屬于致畸高度易感期。因為,即使胚胎器官已經分化,但胎兒在整個發育成熟階段對藥物損害的抵抗力依然是很低的。所不同的是,藥物對胎兒的影響,最嚴重的時期是妊娠90天以前,主要導致解剖形態畸形。而孕中、晚期,胎膜胎盤屏障變薄,藥物容易透過,胎兒仍易受藥物的影響,主要導致宮內生長遲緩和出生后的功能行為異常。
子宮病變包括子宮畸形、宮頸功能不全、宮腔粘連及子宮肌瘤等。并非所有類別的子宮畸形均能用手術糾正,如單角子宮不可能手術重建擴大,雙子宮一般也無手術指征,但絕大多數人可經手術治療得到一定糾正。(1)宮腔鏡手術:官腔鏡手術的優點是安全,手術時間短,費用低,很少并發粘連、不孕,術后妊娠可陰道分娩。由于子宮畸形引起的反復流產多為縱隔子宮,以前可經腹矯治,隨著宮腔鏡應用越來越廣泛,現一般多采用宮腔鏡手術切除。有電切或激光切除,纖維性縱隔相對血管稀少,也可直接用剪刀去除,其術后流產率大大降低。由于宮腔鏡手術可能造成子宮穿孔等并發癥,最好聯合應用腹腔鏡。(2)腹式子宮成形術:某些雙角子宮及少數雙子宮可適用,使子宮基本形態正常,術中須仔細縫合漿膜面以減少術后粘連及不孕。缺點是大多數妊娠后需剖宮產分娩。(3)粘連分離術:一般采取經陰道分離術,陰道分離失敗時才經腹手術分離。經陰道分離術又可分盲目分離和官腔鏡指引下的鈍性或銳性分離。分離粘連后應放入宮內節育器或小兒導尿管,用3毫升生理鹽水擴張管端共10日,以防再粘連,同時采用抗生素預防感染。術后乙烯雌酚,每日1毫克口服,共21日。第16日起口服安宮黃體酮10毫克,每日1次共5日,以刺激子宮內膜增生。3個月后重復子宮輸卵管造影或宮腔鏡檢查。(4)子宮肌瘤切除術:渴望生育的年輕婦女可予肌瘤切除術。術前必須排除其他引起反復性流產的因素。手術前進行子宮輸卵管造影術、B超或官腔鏡檢查,掌握肌瘤的大小和確切位置,并了解與輸卵管的關系,對手術效果有重要價值。術中應注意控制出血和避免粘連形成。對多發性肌瘤,宜選擇一次子宮切口切除多個肌瘤,必要時可選擇子宮懸吊或大網膜腹膜移植術。黏膜下肌瘤引起的嚴重子宮變形,可在官腔鏡下行肌瘤切除術以保留生育能力。(5)宮頸內口松弛:主要是采用手術治療。術前必須仔細檢查,確定是否適合手術。如孕婦已有妊娠高血壓綜合征或羊水過多等現象,則不宜縫合。還應排除葡萄胎、胎兒畸形、胎兒已死宮內的情況,可予B超鑒別。孕期手術治療可采用宮頸環扎術。手術時間宜選擇妊娠中期,一般在妊娠14~16周進行。但宮頸消失甚至開始擴張時進行手術效果不好。術后加用黃體酮安胎,嚴密隨訪,待妊娠足月或計劃分娩時拆除縫線。確診內口松弛或曾行環扎術失敗者,可在非孕期進行子宮頸修補術。
- 上一篇:流產減肥的怪異現象
- 下一篇:如何理性對待流產和保胎,女性做了無痛人流后的幾大危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