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齡丈夫也會增加流產風險,與流產有關的兩種抗原
文章來源:重慶送子鳥醫院 發布時間:2023-05-05
高齡丈夫也會增加流產風險,與流產有關的兩種抗原,關于孕期保胎先兆流產的原因及處理
新加坡一項初步研究顯示,不只是高齡產婦會增加流產風險。如果丈夫的年齡超過40歲,孕婦流產的風險會增加7倍。
據《聯合早報》12日報道,大約每5名孕婦中就會有一名孕婦出現先兆流產癥狀。新加坡竹腳婦幼醫院和杜克-新加坡國立大學醫學研究生院在去年11月至今年3月對139名出現先兆流產癥狀的孕婦展開調查研究,這些孕婦年齡介于19歲至43歲,其中25.9%的孕婦最終流產。
研究發現,孕婦和丈夫的年齡均對流產風險有較大影響。如果孕婦年齡超過34歲,其流產的風險增加一倍。而如果丈夫的年齡在40歲以上,不論妻子的年齡大小,流產的風險都會增加7倍。研究還發現,有流產記錄和體內孕酮水平過低的孕婦,流產的風險也會增加。
領導研究的竹腳婦幼醫院婦產科醫生陳添財表示,這只是初步研究結果,仍需更大的樣本證實。研究人員將在最近的一次學術會議上報告這一研究成果。
最近版里很多寶媽們都在討論流產,我也來貢獻一下自己搜到的東西:
第一種:組織相容性抗原也即人類白細胞抗原(HLA)
HLA是一種存在于各種組織細胞表面并可引起強烈排斥反應的抗原。定位于人的第六對染色體短臂上一個區段,至少有4個與移植有關的基因位點即HLA-A、B、C和D/DR。
胚胎是同種異體移植物,因而HLA在胚胎存活的免疫反應中極具重要地位。RSA配偶間具有共同的HLA抗原的頻率顯著增高,其中A點最高,占52%,B點占30%,因而某些HLA位點的純合可能是流產的病因。近年發現RSA夫婦間HLA-DR相同的頻率占84.6%,提示HLA-DR抗原相容性對妊娠的不利影響,引起流產的機制可能為:①致死基因與DR基因相接密切,當DR純合時,致死基因也成為純合子,從而引起早期流產。②由于DR抗原相容性高,不能形成DR抗體,致使胎兒受到母體免疫攻擊而流產。③由于DR抗原相容性,不易形成耐受,胎兒則被母體免疫系統排斥而流產。
第二種:滋養層淋巴細胞交叉反應抗原(TLX)
滋養層細胞存在大量滋養層細胞抗原(TA),TA1可誘導產生細胞毒淋巴反應,TA2則激發母體產生封閉抗體,如果TA2不能封閉TA1,則導致病理性免疫反應而流產。
其實理論上講只要是一個女人就應該能夠懷孕并分娩,但是由于各種原因使得問題變得復雜了,尤其到了今天21世紀,環境污染、精神污染、飲食污染、各種壓力以及觀念的改變,使得懷孕,這原本很簡單的事變得很復雜。
一個孩子從受精卵到出生經歷了巨大的變化,濃縮了人類幾萬年的繁衍過程,因此需要許多因素的支持才能使這個過程順利,作為父親、母親、醫生以及方方面面都要為這個生命創造條件,才能使他(她)順利的來到這個世界。
1、為什么會出現先兆流產
一個胚胎能夠在母親的宮腔孕育成活其先決條件是胚胎本身正常,如果精子卵子有問題,就會發生流產或胎兒停止發育,一般在受孕后的前三個月內發生的胎停育都屬于這種情況,這是人類優勝劣汰的本能,是保持人類不斷進化的需要。
胚胎在母親的宮腔種植,需要肥厚的子宮內膜及各種營養的支持,因此母親的內分泌狀況就起著舉足輕重的作用。下丘腦---垂體---卵巢---子宮,形成女性內分泌的軸,各方面都處于正常的分泌過程才能滋養胚胎,如果出現問題,叫內分泌失調,就會使胚胎所需要的營養不均衡而發生流產。中醫講腎---天癸---沖任---子宮構成一個軸,腎為先天之本,藏精系胞,為生殖之本,腎氣虛,沖任不固,胎失所系,就可以造成先兆流產和習慣性流產。
胚胎依賴母親而生存,母親的情緒對胚胎的影響極大,當母親過度悲傷、過度緊張、情緒不穩定,都會影響胚胎的正常發育,以致發生先兆流產,因為人類的機體調節是“神經體液內分泌調節”,精神神經作用是第一位的,這也就是“病由心生”的道理。
2、先兆流產的癥狀
出血:當各種原因影響胚胎發育時,多數最早的信號就是“陰道出血”。
腰酸、下墜:這是子宮收縮引起的感覺。
早孕反應突然消失:這是胎兒停止發育的信號。
3、哪些情況需要保胎
在懷孕的最初三個月內,確實存在著流產的風險,但是好的孩子一般不會流產,不好的孩子想保也保不住。
(1)當發現陰道出血時,首先應該到醫院確定出血的原因:宮外孕?先兆流產?宮頸疾病?只有確定是宮內妊娠先兆流產時才有保胎的必要。
(2)受精卵經過7天才從輸卵管遷移到宮腔種植,這時還沒有器官分化,一般到孕5-6周時,在b超下能夠看到胎心,確定是一個活的胎兒才有保胎的必要。
(3)胚胎早期發育的時候,需要三個重要的激素水平,分別是雌激素、孕激素、絨毛膜促性腺激素,如果母體自身的內源性激素不夠,就滿足不了胚胎的需要,就會造成胚胎的停育。因此要通過檢查這些激素水平來判斷保胎成功的可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