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于預防流產和流產后保健護理,哺乳期的媽媽注意做好避孕措施
文章來源:重慶送子鳥醫院 發布時間:2023-05-06
關于預防流產和流產后保健護理,哺乳期的媽媽注意做好避孕措施,習慣性流產婦女如何能再次懷孕
為了防止流產,要盡可能早些時候確認妊娠這一事實,以便采取適當措施,這是第一位的,從確認自己已經懷孕時起,就要停止過于激烈的運動,努力保持安靜,過有規律的生活。同時精神上的安靜也是非常重要的。確診懷孕后,孕媽媽就應避免上下取放重物、長期站著工作、下腹用力的工作和頻繁上下樓梯,千萬注意不要碰撞腹部。喜歡吸煙、喝酒的女性,應立即禁忌煙酒,以免刺激胚胎,造成流產。預防感冒、腹瀉之類的疾病發生。這些疾病會造成流產或者寶寶畸形。生活要有規律,保證充足的睡眠和休息,避免過勞,勞能傷身,對寶寶不利。還要增加營養,保證身體健康。流產是指妊娠未滿22周,寶寶流出子宮。有時寶寶在子宮里就死亡,也有活著出來的。即使活著出來,也不可能存活。流產多發生在妊娠初期,以妊娠16周以內發生者為多,約占流產數的75%。雖然流產不如分娩那樣對身體影響大,但畢竟對身體也有影響,因此,也要注意保健。加強營養:流產也會失血,再加上懷孕早期階段的妊娠反應,所以流產后的女性一般身體都會變得比較虛弱,有人還會出現貧血。因此,增加營養是非常必要的,比如多吃些蔬菜、水果、瘦肉、魚、蛋、雞肉、乳品、海產品、大豆制品等。注意個人衛生:流產時,子宮頸口開放至完全閉合需要一定時間。故流產后,要特別注意講究個人衛生,保持陰部清潔,內褲要常洗常換,半個月內不可盆浴。流產后1個月內子宮尚未完全恢復,要嚴禁過性生活,以防感染。休息好,防止過勞:流產后必須臥床休息2周,不可過早地參加體力勞動,以防引起子宮脫垂。保持心情愉快,不必憂慮和煩惱。不可急于再次懷孕:流產后子宮內膜需要4~5個月的時間才能完全恢復正常。在此期間再懷孕對寶寶生長和以后生產都有不利影響。在日常生活中,不少年輕婦女產后很短時間又懷孕了,這是因為有些入認為產后給孩子喂奶就不會受孕,也有人認為產后沒有月經,可以不避孕,其結果往往造成產后短期內又再次受孕。由于產后時間短,子宮尚未恢復,尤其是剖宮產的婦女,子宮上的傷口愈合還不牢固,難以再次接受妊娠的重擔,給人工流產造成很大的困難。這不僅給婦女身心健康帶來不利的影響,而且給哺乳和撫育嬰兒帶來很大的不便。哺乳的婦女,由于體內某些內分泌的變化抑制了卵巢的排卵,常常表現為閉經,不再受孕。但是,隨著科學研究的進展,科學家們發現只有半數不到的婦女卵巢功能在哺乳期完全受到抑制,閉經可以持續至斷奶;還有半數左右的婦女雖然哺乳,但在產后3~8個月卵巢就開始恢復功能,而且是先排卵后來月經,以致有些婦女已經懷孕了還不知道,俗稱“暗懷”。不哺乳的婦女,卵巢功能在產后幾乎立即恢復,甚至在產后6~8周就有規則月經,這就提醒年輕的媽媽一定要重視產后避孕、哺乳期避孕。產后何時開始避孕呢?一般來說,產后42天內要禁房事,42天惡露干凈之后,只要行房事就應避孕。哺乳期的婦女不宜服用避孕藥,因為用藥會影響乳汁分泌,減少奶量。可以選用避孕套,放置宮內節育器(上環)是很可靠的避孕方法。以往產后3個月可以去醫院放置,目前提倡順產產后42天放置節育器,因為此時婦女處于休息、營養較好的狀態,子宮已恢復到原來的形狀,宮口也較松,容易放置宮內節育器。剖宮產的產婦應于產后6個月上環。產婦可以利用產后42天到醫院檢查的機會,順便做上環術,以便安全、愉快地度過哺乳階段,更好地集中精力撫育好自己的寶寶。
自然流產連續發生3次以上,稱為習慣性流產。這種流產每次都發生在同一個妊娠月份,主要是由于夫妻雙方染色體異常、母體的黃體功能不全或子宮發育不良、子宮畸形、子宮肌瘤等引起,若多次不明原因流產后,夫妻雙方應都到醫院做如下檢查,找出流產原因,及早進行對癥治療。(1)進行全身性疾病檢查
是否患有糖尿病、貧血、甲狀腺疾病、慢性腎炎、高血壓等。
(2)進行染色體檢查
夫婦一方染色體異常往往是引起胚胎染色體異常的自發性流產的重要原因。
(3)進行婦科檢查
是否存在子宮畸形,比如雙子宮、單角子宮、縱隔子宮、子宮腔粘連等,子宮是否長肌瘤。這些因素都會影響胚胎的著床,因而發生流產。
(4)進行卵巢功能的測定
如做陰道涂片檢測體內雌激素水平,或測定基礎體溫。
(5)進行男性精液的常規檢查
觀察精子的數目和活力。(6)進行血型檢查
看夫婦雙方的血型是否為ABO、Rh系統內的血型不合。
流產原因一旦查明,則應針對性地進行治療。若是夫婦雙方染色體異常所致,則要避免懷孕,如果已經懷孕,應立即給胎兒做檢查,如有異常必須終止妊娠;黃體功能不全或患有全身性疾病的孕婦,應在醫生指導下,做孕激素和所患疾病的治療;子宮畸形者應先做矯正手術,然后再懷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