了解什么是不全流產與完全流產,子宮內膜反應不良會造成流產嗎
文章來源:重慶送子鳥醫院 發布時間:2023-05-07
了解什么是不全流產與完全流產,子宮內膜反應不良會造成流產嗎,新媽媽安全避孕的一些基本原理
對于不完全流產一般均由難免流產發展而來,妊娠產物已部分排出體外,尚有部分殘留子宮腔內。在組織物排出之前,常有較劇烈的陣發性腹痛,部分組織排出后,腹痛緩解。但由于殘留于官腔內的部分妊娠產物使子宮不能很好收縮,以致陰道流血不止,而且量較多,甚至發生貧血或休克的早期癥狀。
所以,凡是流產的排出物,尤其是不全流產的排出物均須仔細檢查,包括大體標本觀察及鏡下檢查,以防誤診。檢查時發現宮頸已擴張,不斷有血自官腔內流出,有時可見胎盤組織堵塞于宮頸口內,或部分妊娠產物已排出于陰道內,而部分仍留在官腔內。一般子宮小于停經月份。
而早期完全流產常發生在妊娠8周以前,晚期完全流產常發生在4~6個月,妊娠胎盤絨毛與蛻膜附著不牢固,故胎兒胎盤組織可完全剝離排出,當妊娠產物完全排出后,陰道出血銳減,腹痛也隨之消失。檢查可見子宮頸口已縮小關閉,子宮也縮小,接近正常子宮大小。
子宮內膜反應不良指黃體分泌孕酮功能正常,血清孕激素水平正常,但子宮內膜發育不良、分泌不良、成熟延遲,是早期自然流產的內分泌病因。原因為整個月經周期中雌激素水平較低和內膜雄激素、雌激素受體合成障礙。有報道自然流產婦女子宮內膜黃體酮受體減少,雌激素受體/黃體酮受體比值增加,使黃體酮作用降低,致使蛻膜組織細胞變性壞死,導致流產。
氯米芬應用后的高排卵率、低妊娠率和高流產率,與其所致排卵后內膜成熟延遲、腺體發育和分泌不良密切相關。內膜成熟延遲的根本原因是分泌期內膜細胞內黃體酮受體低下,從而不能維持正常的蛻膜化過程和蛻膜功能,胚胎種植和發育失敗造成早期胚胎流產。
產后如何有效避孕十分重要。有些新媽媽由于不懂得避孕或采取了不正確的避孕方法,常常在生下寶寶幾個月后又再次懷孕,只能到醫院進行流產。由于產后女性的生殖器官尚未恢復到正常,子官很軟,而做了剖官產的媽媽子宮還有傷口,人工流產的時候很容易發生損傷,如子宮穿孔、腸管破裂、大出血、感染等,對身體的損害很大,有時會發生并發癥甚至還會危及生命。所以說,產后媽媽應該了解不同避孕工具的避孕原理和避孕方法,選擇自己最佳的避孕手段,避免意外懷孕。
懷孕指的是男方的精子和女方的卵子相結合后,受精卵種植在子宮內膜內發育成長的過程。它需要四個條件:良好的種子、肥沃的土地、疏通的管道和適合的環境。避孕原理簡單地說就是用科學的方法暫時影響上述受孕的必須條件中一項或幾項,以達到避免精子和卵子結合受孕的目的。
◎機械性阻擋:不讓精子和卵子相遇。像官內節育器、避孕套、子宮帽、輸卵管粘堵等避孕工具都起阻擋的作用。
◎抑制排卵:利用女性激素類藥物抑制卵泡的發育,讓卵子不發育或不能正常發育而不能排出。讓精子在輸卵管壺腹部里等不到卵子而不能結合受孕。像避孕藥、避孕針等。
◎改變受精卵種植的環境:用藥物限制子宮內膜的生長,可以使受精卵失去種植在子宮上的環境條件,用避孕藥就可以起到這個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