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宮腺肌癥會引起陰道肥大嗎-痛經都是子宮內膜異位嗎
文章來源:重慶送子鳥醫院 發布時間:2023-05-27
子宮腺肌癥是女性常見的一種婦科病,主要是子宮內膜向肌層彌漫性生長。這種疾病的特點是子宮肌層會出現異位的內膜和腺體,而其周圍肌層細胞會出現增生和肥大。很多女性對這種疾病的并發癥不了解,所以不夠重視。那么,子宮腺肌癥會引起陰道肥大嗎?子宮腺肌癥的并發癥有哪些?
?
子宮腺肌癥一般是不會引起陰道肥大的,但是會導致子宮增大,從而造成陰道不規則流血。一旦發現子宮腺肌癥,盡早治療,以免影響到正常的生活和工作。
1、痛經
痛經是子宮腺肌癥的典型特征之一,多為繼發性的。如果以前來月經的時候不會出現痛經,但是從某一段時間開始,月經前后會出現疼痛,而且越往后疼痛越嚴重,可能就是子宮腺肌癥引起的。
2、月經量增多
子宮腺肌癥患者的子宮增長到一定程度的時候,子宮內膜的面積也會增加,所以子宮內膜脫落的也多,就會導致月經量增多。而患者長期經血過多,還容易導致出現貧血。
3、影響生育
病情比較輕微的患者可能會出現反復流產,而病情嚴重的患者,則可能造成不孕。因為移位的子宮內膜組織會造成盆腔粘連,導致輸卵管不通暢,誘發不孕癥。
4、性交痛
腺肌癥還會影響到卵巢和陰道內的正常內分泌,導致子宮韌帶腫脹,所以在性交的時候會疼痛劇烈。尤其在月經前期,這種癥狀更加明顯。
子宮腺肌癥帶來的危害比較多,一般不會導致陰道肥大,但會引起陰道不規則流血。而痛經是很典型的一種癥狀,患者多表現為繼發性痛經,疼痛可能發生在經期前一周,甚至可能延續到經期結束后的一兩周。除此之外,這種疾病還可能出現性交痛、月經量增多等并發癥。
子宮腺肌癥會引起陰道肥大嗎,痛經都是子宮內膜異位嗎,宮寒會不會演變成宮頸癌,子宮異位癥吃什么藥
女性在生理期的時候會出現腹部疼痛、全身酸痛以及頭痛等周期性痛經,影響了正常的工作和生活。生理期過后,這些癥狀也會慢慢消失。但不少女性覺得忍忍就過去了,過后也沒有去深究原因。那么,痛經都是子宮內膜異位嗎?痛經是什么原因導致的?
?
子宮內膜異位是導致痛經的原因之一,但痛經不都是子宮內膜異位。導致痛經的原因也有很多,精神因素、原發性痛經以及子宮腺肌癥等都是誘因。出現痛經時,建議盡早到醫院做個檢查,明確病因后,有針對性的進行治療。
1、內分泌紊亂
女性出現內分泌紊亂時,身體也會出現一些不適癥狀,引發不少的疾病。內分泌紊亂容易導致月經不調,從而引發痛經癥狀。同時,還可能會造成白帶異常和子宮出血。
2、子宮問題
有一些女性子宮頸過于狹窄,導致經血排出受阻,從而引發疼痛,而有些女性子宮發育不良或畸形,導致肌肉不能協調收縮,也會誘發疼痛。此外,若子宮位置前屈或后傾,為了排除經血,子宮會加強收縮,也會導致疼痛。
3、婦科疾病
若女性患有某些婦科疾病,比如盆腔炎、子宮肌瘤、子宮內膜異位癥等,也會導致痛經的情況發生。
4、寒氣重
寒氣重的女性,體內氣血循環也比較不通暢,所以經血要排出比較困難,容易凝滯成血塊。而要把含有血塊的經血排出,子宮收縮速度會加快,從而出現痛經。
現如今,越來越多的女性有痛經問題。一到生理期,腹部就會劇烈疼痛,甚至有的疼到起不了床。有痛經問題的女性,可能是因為內分泌紊亂、子宮問題、婦科疾病等引起的,或者是體內濕氣重導致的。不管什么原因,盡早找明病因,調理好身體。
宮頸癌的發生可嚴重威脅到女性的生命安全,因此平時女性應注意做好預防工作,避免各種不良誘因的影響,以減少宮頸癌的發生率。而引起宮頸癌的原因有很多,如性生活亂,分娩次數多等,都可增加其發病率。如果有宮寒會不會演變成宮頸癌?下面一起來了解一下。
宮寒一般是不會導致宮頸癌的,因為宮頸癌的發生主要是由于宮頸出現了病變才引起的。一般宮寒只會導致月經量減少,同時卵巢激素分泌也會過少,易引起卵巢早衰,且還有可能會導致不孕不育等情況出現。如果出現宮寒的癥狀,可在日常生活中做好調養工作,如可適當喝點生姜紅糖水,有暖宮作用。
宮寒不會引起宮頸癌,不過以下因素可增加宮頸癌的發生率,應注意。
1、HPV感染:HPV有多個型別,其中就有子宮頸癌的發生有密切的關系。有研究發現,在宮頸癌患者中,有99%以上的子宮頸癌組織出現了高危型HPV感染。
2、性行為:女性如有多個性伴侶,或是初次性生活早于16歲,發生宮頸癌的幾率相對會更高。因為青春期的女性子宮頸發育尚未成熟,對致癌物會更敏感,更易因感染而發病。尤其和有陰莖癌、前列腺癌或其性伴侶曾患子宮頸癌的高危男性有性接觸的女性,患宮頸癌幾率會更高。
3、分娩次數:分娩次數多或是年齡過小生產,也會增加宮頸癌的發病率。其中分娩次數增多會導致子宮頸創傷幾率也增加,同時分娩及妊娠內分泌和營養也會出現改變,這些都會使得患子宮頸癌的危險增加。
可見宮寒并不會引起宮頸癌,宮頸癌的發生主要與早婚、早產、多產及性生活紊亂有很大的關系。建議出現此癥狀時,一定要及時去醫院進行檢查,根據檢查結果,選擇有效的藥物和手術進行治療緩解病情。同時平時要注意保持陰部清潔,月經期和產褥期應禁忌同房,以減少宮頸癌的發病率。
子宮異位癥就是常說的子宮內膜異位癥,這是一種孕齡女性比較常見的疾病,以痛經、排尿異常、性交痛、不孕、月經紊亂等為主要癥狀表現。要是治療不及時或者治療方法不正確,都會導致病情繼續發展而影響生育能力以及身體健康。那么,子宮異位癥吃什么藥呢?
一、孕激素類藥物,比如:普維拉、安宮黃體酮、己酸孕酮以及內美通等。長期應用這類藥物能夠使月經停止來潮,可以使異位的子宮內膜停止活動,之后慢慢發生萎縮而達到治療疾病的效果。但要注意不可私自停藥或者減量,最好堅持用藥六個月左右,這樣能夠取得更好治療效果。
二、戈舍瑞林,此藥屬于促性腺激素釋放激素激動劑,具有抑制卵巢功能,使卵巢幾乎完全失去作用的效果,進而可以達到治療子宮內膜異位癥的目的。而且這是一種長效緩釋制劑,只需要一個月在皮下注射一次即可。
三、手術治療,采用上述藥物治療六個月甚至一年左右都沒有好轉,就應該結合具體情況采用以下手術方案進行治療。
1、保守性手術,如果患者比較年輕還沒有生育,手術時只需將病變部位進行切除即可。雖然這種手術方式保留了生育功能,但是復發幾率會比較大一些。
2、半保守手術,若患者已經有子女并且年齡大于35歲的話,可以在切除病變部位的同時把子宮一同切除。但需要保留正常的卵巢組織,能夠有效降低復發幾率。
3、根治性手術,要是患者已經鄰近絕經期或者子宮異位病變范圍比較廣,就應該在手術時將子宮和卵巢一同切除,能夠取得根治疾病的效果。
通過上述分享可以了解到,子宮異位癥可以先口服孕激素類藥物進行長期治療,能夠促進發生異位的子宮內膜逐漸萎縮。要是吃藥半年左右無效就需考慮采用皮下注射戈舍瑞林或者手術方案進行治療,以免耽誤治療對身體甚至生命健康造成威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