越來越多的人懷不上孩子?這7種人完全可以避免!
文章來源:重慶送子鳥醫院 發布時間:2022-03-14
有位朋友聯系到重慶送子鳥醫院,說他老家里有位親戚的孩子,結婚1年多了一直沒懷孕,家里催得比較急,想來我們醫院看看。
“好啊,你讓他們來就行了”,我回復他。
“不是一個人,是三對,除了親戚家的孩子,還有同村隔壁家的,還有隔壁家的親戚……”
“啊,那你讓他們一起來吧”。一只羊也是趕,三只羊也是放,一起來了就不用一個一個交待注意事項了。
“他們互相還不想讓別人知道這事兒,恐怕要一個一個去,你多費心了”。
“沒事,沒事”。
“你說現在怎么懷不上孕的人這么多啊?以前也沒聽說有誰不懷孕,現在光我身邊這就好幾個了”。
說到這個問題,其實很多人也都跟我們反映過這個怪現象:總感覺身邊越來越多的人懷不上孩子。這到底是一種錯覺,還是事實?
為什么會有那么多人不孕不育?
一部分“不懷孕”的人,屬于自找的
這些人其實是混在“不孕不育”大軍中充數的。
可能他們并未真正的不孕不育,而是家里太重視,太著急了。老一輩的父母都是四五個孩子,而父母輩在經過計劃生育政策的洗禮后很多都只有一個孩子。因此,有些父母甚至比孩子還著急。
在門診上經常見到,孩子剛結婚幾個月,兒媳婦的肚子沒有“動靜”,婆婆就帶著兩口子來看病。要知道,不孕癥是指一年未采取任何避孕措施,性生活正常而沒有成功懷孕。苦口婆心跟他們說等到一年再說,非不聽、非要查,結果查來查去也沒查出什么問題。然后回去沒多久就懷上了。
一部分“不懷孕”的人,屬于“應該”的
為什么說是應該的?因為他們根本沒想認真地備孕。
社會發展了,現在的年輕人生活比以前豐富,但也帶來了許多問題。以前也沒什么夜生活,有的家庭連個電視也沒有,一到晚上沒啥事,兩口子干點啥呢?算了,蓋上被窩造人吧。被窩蓋多了,不就增加了懷孕的概率。
反觀現在呢?在門診上經常聽到幾種吐槽“一玩游戲就在那坐一晚上”;“晚上出去應酬、喝酒一喝就得半夜才回來”;“一下班就累的慌,吃完飯倒頭就睡”……等等。
看吧?老是出現這樣的情況,性生活的次數沒都法保障,怎么才能懷孕呢?要有規律的性生活才是懷孕的重要保障呀!
一部分“不懷孕”的人,屬于拖的
以前都是二十出頭就結婚生子。現在呢?“我在玩兒兩年” “沒有遇到合適的人”“現在事業剛起步,不想結婚生子”……你有理由千千萬,身體卻是誠實的。
要知道,女性的最佳生育年齡在23~30歲之間。耽誤幾年到了30歲之后,生育力會下滑,到了35歲以上就屬于“高齡”了,那個時候可能出現不容易懷孕、懷孕容易流產、胎兒容易出問題……想想都覺得太可怕了!
所以,有生育計劃的人如果要想更容易地懷孕,還要早做打算呀!
一部分“不懷孕”的人,屬于自己作(zuō)的
不健康的生活方式、飲食習慣、環境因素降低了懷孕的可能。抽煙、喝酒、熬夜、久坐、壓力大、亞健康狀態、生病等等都有可能引起不孕不育。現在的男性精子濃度比幾十年前低了一半!
有些人去蹦迪泡吧、溫泉桑拿,都是在對自己的精子進行“謀殺”。還有人經常熬夜,導致內分泌紊亂,引起不孕不育。
另外,生活條件好了,“富貴病”開始年輕化。一些朋友就是管不住嘴,還邁不開腿,吃成幾百斤的胖子。你知道嗎?肥胖會降低懷孕的概率!
一部分“不懷孕”的人,屬于篩出來的
由于醫學知識不斷發展,現代技術比以前更加先進。以前認識不到的問題,現在能夠充分認識。以前檢查不出來的問題,現在可以查到原因。
以前不懷孕,到醫院去可能就是檢查一下男方的精子,女方的輸卵管、性激素。現在要查的東西多了,對不孕不育的理解也比以前全面,甚至探索到染色體、基因方面。同時,篩查出的先天發育問題也比以前多了。這些看上去“健康”的人,被篩查出來問題,屬于懷孕困難的。只有通過輔助生殖技術才能幫助懷孕。
總之,對于一部分剛結婚想要孩子的人來說,不要太心急,可以再多嘗試一段時間,說不定就能“中獎”。平時要注意健康、規律的生活習慣。當然,如果規律性生活未避孕1年沒有懷孕,還是建議到正規醫院就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