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工流產與生殖健康
文章來源:重慶送子鳥醫院 發布時間:2023-05-06
人工流產與生殖健康,妻子習慣性流產與丈夫有關嗎
任何形式的人工流產都有潛伏的危害人工流產是指采用手術或藥物中止非意愿妊娠(又名意外妊娠)。在我國每年幾乎有1000萬人次的人工流產。盡管人工流產在我國屬于合法流產,其安全系數比較大,死亡率極低,但是任何一種中止妊娠的方法對于生殖健康,特別是對未產婦(即未曾分娩過正常子女的婦女)來說,多多少少都潛伏著一定的危害性。
1987年到1988年,北京市曾組織過北京宣武醫院、北京婦產醫院、北京協和醫院等10個單位中所作的2051例未產婦人工流產的隨訪研究,此2051例未產婦于人工流產電吸術后定期觀察,對其妊娠和生育情況做了跟蹤調查分析。結果:人工流產電吸術于術中和術后近期的并發癥的發生率很低(如子宮穿孔、瘀吸、人流不全等),僅占O.79%,還不到1%,但遠期并發癥,如月經異常、慢性盆腔炎、子宮內膜異位癥、宮頸粘連及不孕癥等等的發生率卻占了16、6%,其中不孕癥為1、6%。兩年內有1205例再次妊娠足月分娩,分娩過程中發生胎盤粘連、人工剝離胎盤以及產后大出血的病例明顯增多,比未曾作過人工流產的初孕產婦要高出2~3倍,有1例產后出血2500毫升,經過搶救后始轉危為安。此項調查為80年代末的材料,當時我國的開放程度還遠遠沒有現在高,性傳播疾病也沒有現在這樣廣泛,推測如現在再做調查,其不孕癥、宮外孕等并發癥一定要高于彼時。
最近看到一份總結材料,分析500多例不孕癥患者,原發不孕僅占其中的1/10(50多例),而繼發不孕(即曾有過妊娠流產史者)竟有450多例。近兩年來我院收治的子宮外孕病例中,繼發不孕后繼發宮外孕者差不多占到2/3以上。個別病例年齡僅20歲,已經發生過兩次宮外孕。另1病例為兩次藥物流產后繼發子宮外孕,手術中盆腔廣泛粘連,子宮和輸卵管表面充血,布滿纖維素膜樣滲出,說明仍然存在著急性盆腔感染。
藥物流產的利與弊
我國自1992年開展藥物流產的臨床研究,觀已推廣使用。藥物流產的主要優點是可以消除婦女對手術的恐懼和精神壓力。一般來說,孕齡少于40天的妊娠,安全流產率高,流產后出血時間較短,10~15天基本可以干凈,可以避免手術人工流產對子宮內膜的損傷,從而減少因損傷而致的官腔粘連、子宮內膜異位癥等并發癥,因而受到許多年輕婦女,特別是未產婦的歡迎。但有人誤認為藥物流產普遍比手術人工流產安全、痛苦小、并發癥少。有些醫院機構也為利益驅使,不執行藥品流產的常規,篩選對象不嚴格,不問孕齡大小,不作婦科檢查,不作B超,成為賣藥者,孕婦買藥后在家自己服藥,是否排囊也不清楚,出血過多也認為是藥流規律,甚至有因系宮外孕誤服藥流藥物以致延誤診斷,造成急性腹腔內出血,導致失血性休克死亡的慘痛教訓。
藥物流產的缺點確實也比較突出,主要缺點是部分藥物流產因官腔內胎膜組織殘留出血時間過長。出血時間長短和孕齡明顯相關,和以往的流產次數也有一定的關系。一般孕天少于40天,妊娠胎囊的3個徑線平均值在15毫米以下者,流產后出血時間較短,完全流產率較高。一旦孕天增大,特別是胎囊大于15毫米時,其出血時間隨胎囊增大而延長,失敗率增高。藥物流產后的陰道出血,如不加以干預,最長可以持續到2~3個月,最終還需要以刮宮術止血,長時間的陰道出血必然造成陰道內的致病細菌進入子官腔和輸卵管內,形成子宮內膜炎和輸卵管內膜炎,導致輸卵管管腔堵塞,造成不孕。殘留的官腔內組織也會機化粘連,即便行清官術,手術困難還會造成清官不全,對子官內膜的損傷程度也比簡單的電吸人工流產要嚴重得多。這種長期出血之后所造成的遠期后遺癥,同樣可以發生官腔粘連、慢性盆腔炎和繼發不孕。因而不按藥流操作常規進行的藥物流產,其遠期并發癥會比簡單的電吸人工流產還要要嚴重,浙江醫科大學附屬第二醫院1999年報道過14例藥物流產后繼發不孕的病例分析,還13例為未產婦,經檢查7例為輸卵管堵塞伴有盆腔粘連,3例為卵巢內分泌紊亂,子宮內粘連或其他因素4例。分析中還發現10例服藥時孕齡大于40天,其中4例超過50天,曾因藥流不全行清官術8例,流產后出血時間平均為21.5天。有9例婦女當陰道出血尚未干凈時即發生性行為,此后伴有發熱、下腹痛等盆腔感染癥狀。14例中4例曾做過兩次以上的藥物流產,有1例于一年之內竟施行藥物流產達3次之多,最后導致不孕。
避孕不當導致意外妊娠
分析這些未產婦發生意外妊娠的原因,主要是末采取避孕措施,或選用一些簡便卻不安全的避孕方法。80年代后期北京市調查的2051例未產婦于人流前采取的避孕情況,53.3%未避孕,27.8%選用避孕套,但未堅持,6.5%為安全期避孕,而真正因服口服避孕藥或放置宮內節育器失敗者僅占5%(其中還包括漏服、誤服者),實際上795%以上的未產婦并未采取安全、有效的避孕方法。更可悲的是,在這個人群中,于人工流產術后仍有22.4%的婦女又因沒有采取有效的避孕措施再次意外妊娠而施行人工流產吸宮術,其中1例在隨訪的兩年內竟連續做了4次人工流產術。
1999年河南省計生所曾對鄭州市8個醫院的1099例人工流產者(包括吸宮人流和藥物流產)進行調查分析,平均每例曾作過人工流產1.22次。導致意外妊娠的原因:未曾避孕者占38.8%,避孕失敗者占61.2%。進一步分析避孕失敗的原因,避孕套使用者中49%系末堅持使用,口服避孕藥失敗者因漏服失敗受孕占64%。因此,避孕措施失敗的主要問題,還是使用不當,大多數并非避孕方法失效。
人流之后的保護措施
在作完人流或者藥流之后,應當接受醫生的指導,加強自我保護。這些內容包括:流產后半個月內不得進行坐浴(下身不能泡在水里),只能進行淋浴;不能隨便接受陰道檢查;一個月內盡量避免性生活。這樣做的目的是要保持陰道的清潔。因為作流產后要出血,尤其是藥流后,有些婦女的出血時間長達20多天。子宮內部有血流出,子官口呈打開的狀態,而陰道與外界是相通的,這樣陰道里的細菌很容易進入到子宮,造成感染,導致子宮內膜炎、輸卵管內膜炎等炎癥,嚴重的甚至會造成輸卵管堵塞,最終會形成不孕癥(堵塞造成受精卵無法進入子宮著床)。
一個月內盡量避免性生活
流產后的婦女應該避免在出血期間同房,即便是血排凈了以后,也應該在一個月內盡量避免性生活,因為此時恰值排卵期,很容易導致再次懷孕。這并非如有些婦女想象的那樣,流產并再次來月經之后才會懷孕。還有的情況是,經歷了流產之后,婦女在安全期(下次來經前的一兩天)內進行性生活造成再次懷孕,這是“因為個體情況的差異。有的女性體內的月經周期建立得比較晚,她的排卵時間向后推遲了,結果在“安全期”內并不安全,容易懷孕。如果男方控制不住,要求同房,且沒有采取可靠的避孕措施,一旦發生再次懷孕,應當立即去醫院,找醫生進行緊急避孕。有的患者嫌麻煩,自己到藥店購買緊急避孕藥,銷售人員又不能進行用藥指導,這樣對患者的身體健康是有害的。只要在72小時以內去婦產醫院掛普通門診,告訴醫生進行緊急避孕,醫生會開合適的避孕藥。一般來說,有效率可以達到百分之百。但是緊急避孕藥只能針對偶然避孕失敗的情況服用,它對人體健康是有害的,不能多次服用,否則會造成月經周期紊亂。另外,任何形式的流產之后,都應該在半年以后才可以考慮懷孕生育。
保持外陰請潔
流產后保持下身清潔、避免感染是極為重要的問題。流產后婦女不必買外用的灌洗劑進行請潔,因為陰道內部具有自潔功能,除非它本身有了炎癥,如陰道炎等需用藥治療。在陰道的正常調節下,致病細菌在酸性環境中無法存活,而患者擅自用洗液進行清潔,反而破壞了自潔系統,容易造成感染。我們建議病人清洗外陰,而不是陰道內部。
適當休息
婦女流產后,按照國家的有關規定,可以享受兩個星期的休假。患者可根據自身情況決定是否休息這么長時間。由于人工中止妊娠,體內的激素分泌被打亂,必然會在身體狀況上有所體現。適當的休息是必要的,尤其是作過人流的婦女會感覺體虛乏力,一般3天后會恢復正常狀態。有人選擇藥流,以為藥流之后不需要休息,虛弱只是人流造成的,其實這種看法是錯誤的。無論哪種方法中止妊娠,都會改變激素分泌,對身體造成一定的傷害。但是也不必像坐月子那樣小心謹慎,臥床休息半個月是沒有必要的。在飲食方面,只要是正常的飲食,沒有刻意的減肥目的,基本都可以滿足流產后婦女的營養所需。適當補充營養就足夠了。
出血量過大,時間過長,要去醫院復查
藥流的出血時間稍長,而人流造成的失血有時候還沒有月經來時的多。如果人流后;出血時間超過15天,出血量大過月經量,或者腹痛、發燒、白血球偏高,那么患者應當到作手術的醫院檢查。根據身體情況采取措施。藥流的出血量時多時少,時間長,平均出血時間為10到18天左右。通常藥流14天后應當到醫院進行復查,藥流不徹底該清宮的應當盡快處理,否則會對婦女造成更大的傷害。需進行第二次清宮的患者比例大概在1:10。通常情況下,如果藥流20天后還有出血,就應當去醫院檢查。有一些年輕人作過流產后,或者沒時間,或者怕別人知道,拒絕到醫院復查,其實這是對自己極不負責任的行為。
一位男子曾經結過兩次婚。第一個妻子先后懷孕過8次,但每次懷孕不到兩個月就發生流產。到醫院檢查,雙方體格和生殖系統都未發現什么毛病。幾年后,他們離婚了,又各自建立了另外的家庭。女子再嫁后生了兩個健康的孩子。而這位男子的第二位妻子又接連發生3次流產。顯然這位男子的妻子的流產與他本人有直接責任。這位男子的缺陷在什么地方呢?遺傳學檢查揭開了其中的奧秘,原來這位男子的染色體異常,發生平衡易位。首先我們先解釋一下什么是染色體平衡易位?人類的細胞中有23對(46條)染色體。染色體的數量、結構是相對恒定的,不能隨便多一點或少一點,否則就會出毛病,例如先天愚型兒就是21號染色體上比正常人多了一條。當某一條染色體上有一段“搬”到另一段染色體上,就稱為染色體平衡易位。這種易位造成了染色體遺傳物質的“內部搬家”。但就一個細胞而言,染色體的總數未變,所含基因并未缺少,所以這種人不會表現出不正常的癥狀,外貌、智力都是正常的,發育上也沒有任何缺陷,他們只是易位染色體的攜帶者。在檢查上面講的那位男子細胞染色體時發現染色體總數好像只有45條,經過仔細分析才發現第13號染色體一條“失蹤”,另一條比正常長了一倍,說明他細胞中的13號染色體發生了易位,兩條13號染色體并成了一條。為什么染色體易位會造成習慣性流產?正常人在形成生殖細胞時,初級精母細胞和初級卵母細胞必須經過減數分裂,使46條染色體一分為二,所以每個精子和卵子只含23條染色體。受精后,精卵融合一體,來自父母雙方的23條染色體又結合成23對,形成正常的胚胎。在有染色體易位的情況下,這種分配就會出現不均勻。如前述那位男子,由于異常的第十三號染色體不能正常分裂,所以減數分裂后產生的精子不是帶有兩條13號染色體,就是少了一條13號染色體。這種精子與正常卵子結合后就會形成異常的三體或單體受精卵(正常為雙體)。單體形式的受精卵往往在胚胎發育早期就夭折,造成流產或死胎;三體形式的受精卵也很容易發生流產,即便能勉強活到出生,則一定是個先天性畸形兒,很難長大,或發育成為低能兒。還有一種染色體平衡易位是某號染色體的一小段與另一號染色體的一小段發生位置交換。例如15號染色體的一部分移到3號染色體上,而3號染色體一小段移到15號染色體上。因此,這兩對染色體中各有1條染色體是正常的,而另一條是異常的。受精時,如果染色體平衡易位患者提供的染色體都是正常的,則胚胎就正常,發育成一個健康的孩子,如果其提供的染色體中有2條或1條是異常的,則形成的胚胎有染色體不平衡易位,因此會出現流產、胎死宮內、畸形兒等。由于科學知識的缺乏,一些人認為“流產都是婦女的問題”,一些婦女因此受到歧視,甚至遭到迫害。近年來,隨著醫學遺傳學工作的開展,染色體檢查技術的日益普及,已越來越多地發現,某些反復流產的原因是由于染色體不正常,并且雙方不論男女誰的染色體異常均可造成流產。染色體平衡易位的患者可是男的,也可是女的。這種攜帶者在人群中約占0.2%,即250對正常夫婦中就有一個攜帶者。但在發生過自然流產史的人群中,攜帶者占5%,這些人婚后生育時,可能會出現死胎、死產、流產和畸形兒等。總而言之,流產并不都“歸罪”于女方,男方有時有不可推卸的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