剩女婚后易患不孕 免疫性不孕令精子難靠近,子宮性不孕有五表現 子宮性不孕檢查有四方式
文章來源:重慶送子鳥醫院 發布時間:2023-05-13
剩女是時下受到議論最多的社會群體之一,而且剩女不孕也成了熱門話題。據統計,“剩女”婚后患不孕不育的比例高達10%以上,遠遠超過其他女性。國家不孕不育基地專家、“專家認為,“剩女”要盡早結婚生育,不要錯過最佳生育年齡,分娩最好在35歲前。
剩女不孕成社會現象
據悉,大S至今都沒有懷孕,職業白領們也出現大量的未孕現象,到底是什么原因導致眾多女士遲遲不能懷孕呢?記者采訪了專家,她的觀點是:“第一,剩女們大多有過多次人流史,多次人流導致輸卵管上行感染,輸卵管不通所致;第二,超過35歲后,女性卵巢出現退行性功能下降、排卵能力下降、卵子質量下降,從而影響受孕機率;第三,環境污染因素,各種廢棄、廢渣、化學物品的一些化學物質,進入人體,經過化學反應,導致內分泌失調、卵巢功能紊亂、等問題,從而進一步引起女性不孕”。
最好在35歲前生育
據了解,不孕不育患者中,23%患者年齡低于25歲,43%年齡在25-30歲,30歲以上的數量也不少。女性35歲時生育能力開始走下坡路,能成功懷上健康寶寶的幾率只有30歲以下女性的一半。盡管工作壓力大,飲食生活習慣不規律、吸煙飲酒、長期接受電子輻射,都可致不孕不育比例上升,不過,現代女性推遲生育年齡,是導致不孕發生率持續“走高”的一個重要原因。
女性生育能力隨年齡增長逐漸下降。一生中卵細胞總數固定不變,從出生后便只有消耗,沒有增加,到青春期時,女性卵子數目平均為40萬個,以每月遞減1000個左右的速度直到絕經。相關數據表明,女性20-24歲的不孕幾率約為5.7%,25-29歲為9.3%,30-34歲增加到15.5%,35-39歲高達29.6%,40-44歲時翻倍到63.5%。不僅不孕率會隨著年齡增長上升,流產率也會隨之上升。
雖然人類輔助生殖技術可以幫部分不孕患者如愿得子,不過有研究顯示,將生育計劃安排在35歲以后,此時女性已面臨卵子老化、排卵率降低、生育能力明顯降低,自然受孕的能力下降,卵子的質量下降也影響試管嬰兒的妊娠率。所以患者一定要注意,患了不孕癥,無論選擇哪種治療手段,包括試管嬰兒,一定要趕早,最好不要超過35歲。
勿把試管嬰兒當做救命稻草
在采訪中發現,現代女性面對“升”還是“生”的時間,大多優先選擇職場升遷,在她們認為,早晚都不用擔心,反正可以通過試管嬰兒速成完成“造人”計劃。因此,不少人都選擇先打拼事業,再考慮生兒育女。結果,一些即使年輕時有了孩子也不想要,甚至還多次流產,這也是導致今后不孕不育的另外一個原因。至于男性,因為生活和工作壓力過大,長期熬夜加班,抽煙喝酒、夜生活豐富,都可能導致精子質量變差,精子活力降低。
對于盲目想靠試管嬰兒速成“造人”的“剩女們”,國家不孕不育基地特聘專家、北京大學人民醫院生殖醫學中心副主任田莉教授提醒說,試管嬰兒適用于存在精子與卵子結合障礙的夫婦,就女性來講,一般是指輸卵管不通、多囊卵巢綜合征、內膜異位癥以及一些不明原因不孕的患者;男性方面,重度少精、弱精子癥、以及部分無精子癥的患者。并不是所有人都可以成功實施試管嬰兒。建議有做試管嬰兒手術意向的患者,一定要趕早,最好在三十五歲之前來解決生育難題,三十五歲以后,卵子質量較低,成功率會有一定影響。
免疫性不孕令精子難靠近
免疫性不孕占不孕癥20%
育齡夫婦結婚后保持正常的性生活兩年且沒有采取避孕措施,如果沒有受孕,就有可能患上了不孕癥,免疫性不孕占20%,其中抗精子抗體是免疫性不孕中最常見的一種(占60%左右),抗子宮內膜抗體、抗心磷脂抗體、抗卵巢抗體的發病率也有上升趨勢。
抗精子抗體(AsAb)是一個復雜的病理產物,男女均可患病,其確切原因尚未完全明了。男性的精子、精漿,對女性來說皆屬特異性抗原,接觸到血液后,男女均可引起免疫反應,產生相應的抗體,阻礙精子與卵子結合,而致不孕。
據介紹,正常情況下,男性的睪丸存在有血睪屏障,血睪屏障阻礙了精子抗原與機體免疫系統的接觸,因此不產生抗精子抗體。男性患有尿道炎、前列腺炎、附睪炎、睪丸炎、接受輸精管結扎或其他阻斷術后輸精管堵塞、受到外傷等情況,血睪屏障遭到破壞時,精子漏出或巨噬細胞進入生殖道吞噬消化精子細胞,其攜帶的精子抗原激活免疫系統,就會引起精子的自身免疫反應,男性則產生自身的抗精子抗體。
男性精液及其中所含精子,是一種抗原物質。正常情況下,女性生殖道粘膜完整,沒有病損,不會吸收這種抗原。
生殖道受損 精子成頭號“敵人”
免疫性不孕患者檢測出體內含有抗精子抗體的大多都患有生殖道炎癥,如宮頸炎、陰道炎等。女性的陰道和子宮頸粘膜具有免疫作用,在生殖道發炎、損傷的情況下,如果精子進入生殖道,就會被視為頭號“敵人”,具有清除“外來入侵者”能力的巨噬細胞進入生殖道吞噬消化精子細胞,而精子本身攜帶的抗原激活了淋巴細胞,同時生殖道粘膜滲透性改變,并產生了免疫反應。這一連串“動作”的結果就是血清和子宮頸黏液中出現了抗精子抗體,精子在女性生殖道內的行進因而變得障礙重重,難以到達和卵子結合的特定位置,引起不能受孕或早期流產。
女性發生子宮出血、子宮內膜炎時,由于生殖道粘膜損傷,如果夫妻執意進行無保護的性交,就會為精子及其抗原進入血液、精子與免疫細胞接觸大開方便之門,更容易產生抗精子抗體。另外,性交次數頻繁、性生活過度,使粘膜受損也會產生抗精子抗體;除此之外,性生活過度還有可能產生出現對精液過敏的現象,導致女性內分泌功能失調,影響免疫功能。
經期同房埋下不孕“根”
有的年輕男性覺得,妻子月經一來就是將近一個星期,甚至更長,在此期間自己哪能忍得住欲望?而在性生活中,女性通常難以拒絕男伴的要求。
期行房可謂“一時盡興,遺禍無窮”。在有子宮內膜炎或者生殖道異常情況下性交,一旦女性對精液抗原產生過敏反應,即便以后生殖道恢復正常時才性交,也會引起所謂的“二次免疫反應”,使得女性體內不斷地產生抗精子抗體;并且在此期間,生殖道的生理屏障作用減弱,如果進行性交,很容易損傷其生殖道,并造成病菌感染,逐步引發宮頸炎、盆腔炎等婦科炎癥和免疫性不孕。
性關系混亂更易致不孕
免疫性不孕還多發于性關系混亂、性伴侶多的女性。性生活混亂、性伴侶多的女性除了生殖道粘膜易受損或感染,致使天然屏障保護作用減弱乃至缺失,精液、精子抗原即可進入體內,在多種抗原的刺激下更易產生抗體反應即免疫反應,產生抗精子抗體引起不孕;同時,還極易感染性病和盆腔炎,致使輸卵管阻塞,導致不孕。當然,也不只是性生活混亂的女性才存在抗精子抗體,一些對丈夫精液過敏的女性,在新婚時也可產生這種抗體。如果女性對精液過敏,還可釋放組織胺、5-羥色胺等血管活性物質,從而引起子宮強烈收縮,影響生育。
中西醫結合治療效果更佳
如果經免疫檢查發現有抗精子抗體,在治療方面,中西醫治療各具優勢,臨床顯示,中西醫結合治療效果更佳。
在西醫治療方面,因過敏而引起免疫性不孕的夫妻,性交時男方使用安全套半年到一年的時間,以隔絕女性生殖道和精子的接觸,使抗體逐漸消失,不失為一種簡便而實惠的方式;不過如果抗體持久存在,此舉則意義不大。另外,男女都可以采用免疫抑制劑進行治療(專家建議,男性若由于睪丸炎、附睪炎等炎癥引起的免疫性不育,需同時積極治療原發疾病),在體內抗精子抗體下降至一定程度時同房,以增加受孕機會;不過,這種方式也存在局限性,如免疫抑制劑如果采用小劑量,則療程長且療效欠佳;劑量大則副作用大,并且長期使用可引發嚴重的并發癥。
中醫方面認為不孕癥與“氣滯血淤”有關,講究“行氣、活血、化淤、補腎”,近年來又進一步提出還需“清熱、利濕、解毒”。女性不孕患者一般可分為腎虛、肝郁、血淤、痰濕四型進行治療。腎虛型主要表現為腰骶疼痛、夜尿頻繁、帶下清稀、月經失調。肝郁型表現為煩躁、抑郁不樂、肋部痛、口苦等。血淤型表現為經期疼痛、平時小腹也作痛,疼痛區固定,壓按則痛感劇烈,舌暗紫脈澀。痰熱型主要表現為閉經、月經不調、形體肥胖、帶下粘稠、腥臭、舌苔白膩等。對于免疫性不孕患者,如伴有生殖道炎癥,患者在首先治好生殖道炎癥的前提下,可采用中藥攻補兼施的方法進行治療,療效尚佳。
如果以上方法都未能成功,不防試行子宮腔內人工受精,該方法是采用特殊的精子洗滌液將精子表面附著的抗體洗去,將抗體的有害作用減少到最低進行人工授精以達到受孕的目的,這種方法也是醫學界公認的一種治療免疫性不孕的有效方法。
目前還有些不明原因的免疫性不孕,經過各種檢查,女方能排卵、輸卵管通暢、男方精液正常,但不能生育的,可考慮是否還有其他免疫問題或卵巢功能不正常未能查及;有時心理上存在某種障礙也可能導致不育,抱養孩子就自然懷孕這種例子也不少見。
剩女婚后易患不孕 免疫性不孕令精子難靠近,子宮性不孕有五表現 子宮性不孕檢查有四方式,常吃含反式脂肪酸高的食物易引起不孕,針灸治習慣性流產有奇效 應對習慣性流產有新辦法
子宮性不孕不僅會影響到個人的身體健康,也影響到家庭的幸福,現在子宮性不孕已經成為了一種多發病,那么我們一定要了解疾病的癥狀及時做好治療,下面我們就來了解一下子宮性不孕的癥狀表現!
1、宮頸粘液的異常:宮頸粘液分泌過少、過稠,都不能正常受孕。
2、宮頸發育異常及炎癥:如宮頸狹窄、松弛、缺失、發育不全,宮頸粘連,宮頸縱隔,錐切術后,宮頸息肉、炎癥、肌瘤等均可形成子宮性不孕。
3、子宮先天性發育異常:先天性無子宮或者各種子宮畸形,如舟狀子宮、雙子宮、子宮橫隔或縱隔、單角子宮、雙角子宮、幼稚型子宮等均可造成不孕。
4、子宮萎縮:如年老、哺乳、子宮內膜過度搔刮、貧血、代謝性疾病、結核、卵巢功能衰退等均可導致子宮萎縮引起不孕。
5、其他:子宮內膜息肉、子宮體腺癌、子宮內膜粘連、子宮內膜功能異常、子宮位置異常、子宮內膜炎、子宮肌瘤、子宮內膜異位癥、子宮脫垂等均不利于受孕。
子宮性不孕的4大檢查方式
1、子宮鏡檢查:子宮鏡檢查是檢查女性子宮性不孕的常用方法之一,能夠在直接觀察女性的子宮腔和內膜,從而診斷女性是否有宮腔粘連、子宮內膜結核等。
2、B超檢查:通過B超檢查能夠觀察出患者的子宮是否發育不良,或者子宮是否患有疾病等。
3、藥物撤退試驗:用以評估女性體內雌激素的水平,如果孕激素試驗無撤藥出血的現象,就表明患者的雌激素水平低,進行雌激素試驗的時候,如果沒有撤藥性出血時,應再進行一次雌激素試驗,如果還是沒有出血的話,就說明女性的子宮內膜可能有缺陷或者被破壞。
4、診斷性刮宮:診斷性刮宮的檢查方法適用于已婚婦女,該方法能夠檢查女性的宮腔深度和寬度,宮頸管或宮腔有無粘連。
很多人都在問:反式脂肪是什么東西?毒性有多大?會引起不孕癥嗎?怎么才能遠離它?下面給讀者朋友解答一下關于反式脂肪的諸多疑問:
什么是反式脂肪
所謂“反式脂肪”,可分兩類:一類是天然的,一類是人工制造的。天然的就是牛羊肉和牛羊奶中的反式脂肪,含量不高,且經研究證明沒有什么危害;另一類是在油脂的加工和烹調當中產生的反式脂肪,它的壞處已經有充足證據。所以,牛羊肉、純牛奶和純奶酪是可以安全食用的。
人工制造的反式脂肪又分兩類,有意生產出來的,以及無意中生產出來的。“有意生產”反式脂肪開始于1910年。氫化技術可以人工控制產品的軟硬度,讓液體的大豆油可以變成豬油或黃油的硬度,甚至是石頭的硬度。這些產品還可以與其他配料調配在一起,做成種種口味迷人的食品原料,比如焙烤業離不開的起酥油, 比如在各種沖調粉末產品中大行其道的奶精等等。問題是,如果氫化過程不完全,其中或多或少地會含有“反式脂肪酸”,簡稱為“反式脂肪”。
另一類“無意生產出來的”反式脂肪,是在油脂的加工或烹調過程當中產生的。只要是液態的油脂,都富含各種“不飽和脂肪酸”。用180℃以上的溫度長時間加熱,比如油炸、油煎等過程當中,都會產生反式脂肪。加熱的時間越長,產生的反式脂肪就越多。
反式脂肪對人體有哪些害處
在靈長類動物中的長期研究發現,反式脂肪讓人長胖的“能力”是正常不飽和脂肪酸的7倍。研究還發現,反式脂肪會降低胰島素敏感性,強力促進糖尿病的發生。它還與大腦提前衰老有關,會促進老年癡呆的發生。對于孩子,它會干擾必需脂肪酸的利用,并造成中樞神經系統發育障礙;對年輕人,它會造成生育能力下降,不孕率上升的后果。
哪些食物含有反式脂肪
人們已經被含有反式脂肪的各種加工食品團團包圍。酥脆餅干、曲奇、蛋 撻、派、各種休閑點心、各種酥香面點、各種煎炸食品、起酥面包、巧克力布丁、巧克力熱飲、巧克力醬、花生醬、植物奶油、冰激凌、奶茶、巧克力糖、奶油糖 果、兌咖啡用的“奶”、裝飾在蛋糕頂上的“鮮奶”、各種速沖香甜糊粉,甚至某些能沖出濃湯的粉狀湯料……不知多少加工食品或多或少地含有反式脂肪,因為這 些食品都熱衷于使用來自氫化植物油的各種“美味配料”。
中醫學中稱習慣性流產為“滑胎”。多系腎氣不足,沖任不固所致,主張在未發病前予以防治,主補腎健脾,固氣養血之法。那么,中醫是如何治療習慣性流產的呢?用針灸法怎么治療習慣性流產?
在古籍文獻中,如《針灸資生經》、《類經圖翼》及《神灸經綸》等醫學著作,都有關于針灸治療本病的記載。現代針灸治療習慣性流產的報道尚不多。在60年代,有以黃體酮注射足三里以預防習慣性流產者的先兆流產[1]。近年,有的學者根據《濟陰綱目》轉載北宋徐之才“胎屬十二經”的學說,作了用針灸防治習慣性流產的嘗試,通過10余年觀察,初步獲得成功[2]。目前,針灸一是用作預防,于病人妊娠之后,在其流產好發月份針灸進行防治;一是用作治療,在妊娠出現流產的先兆癥狀時,據其妊娠月份,選相應經穴治療。當然,總的來說,針灸對本病還屬探索治療階段。
體針(之一)
(一)取穴
主穴:分2組。1、中極、歸來、漏谷、足三里;2、曲骨、子宮、地機、三陰交。
配穴:內關。
(二)治法
二組主穴,懷孕<5月者,針第一組;懷孕≥5月,胎位下墜至臨盆者針第二組穴。腹痛甚者加內關。下腹部穴位,進針得氣后用補法;下肢穴位平補平瀉法。留針15~30分鐘。每日1次,15次為一療程。
(三)療效評價
以上法共治7例,其中4例屬習慣性流產(已流產1~3胎),均告成功。隨訪5例,都足月順產。
體針(之二)
(一)取穴
教你解決人流術后5個麻煩
主穴:分9組。1、太沖、曲泉;2、陽陵泉、帶脈;3、神門、少海;4、陽池、支溝;5、陰陵泉、地機;6、足三里、天樞;7、尺澤、太淵;8、曲池、臂臑;9、太溪、石關。
(二)治法
上述9組穴位,系指按妊娠或流產好發的不同月份選用不同的穴組,如妊娠或流產好發于1月,取第1組,妊娠或流產好發于2月,取第2組,依次類推。在防治時,具體取法為:預防性針灸,據其流產好發的月份選取,隔日1次,10次為一療程,治療三個療程。治療性針灸,在妊娠出現流產的先兆癥狀時,選與妊娠月份相應組的經穴針刺,隔日一次不計療程,當癥狀緩解后停止治療,繼續觀察。上述均用補法,留針30分鐘。
(三)療效評價
以上法共防治558例,其有效率為86.0~93.4%。本法也說明,孕婦禁針之說,不一定可靠。
溫針灸
(一)取穴
主穴:百會。
配穴:足三里、外關、行間、三陰交、血海、關元。
(二)治法
主穴必取,配穴酌情交替選用。用銀、銅合成的銀針,粗細約20號,向前橫刺百會穴,施以捻轉手法,行針得氣后留針,在針尾裝艾卷,點燃加溫,每段長約3寸,足三里、外關、三陰交、血海、關元等穴均直刺,施以提插手法,行間穴向上斜刺,得氣后加強刺激。
(三)療效評價
本法共治療41例,其中27例30~40周分娩,嬰兒體重2600~3800克,4例孕婦31~33周早產,10例無效。
應對習慣性流產的新對策
對習慣性流產患者來說,即使不打哈欠、不伸懶腰它也是要流的,打哈欠只不過是個“借口”而已。
為什么這種流產非發生不可呢?原來,發生“滑胎”的那個胚胎本身就不正常,即使生下來也是個缺陷兒,所以母體就把它早早地淘汰了。這種流產不必可惜。
習慣性流產的胚胎為什么是不正常的呢?現在研究已經發現,其根源在父母的染色體上,主要是由于一種叫做“染色體易位”的遺傳缺陷引起的。
人體細胞核有23對(46條)染色體,每條染色體上都攜帶著不同的固定基因。可有的時候,一個染色體上的一段基因可因某種原因脫落下來,附著在另一個染色體上,這就叫易位。如果兩個染色體都脫落下部分基因片段,互相交換位置,這又叫做平衡易位。
在人群中,易位攜帶者還真不少,女性多于男性。女性發生這種遺傳缺陷的比率為1/500。也就是說,每500個女人中就有1人有這種遺傳缺陷。不過有易位缺陷的人本身在生長發育過程中不會出現什么異常,因為僅是染色體的結構發生了改變,基因的總數不變。但當此人的卵細胞受精懷孕,其易位的衍生染色體下傳給于代(即下一代)時,就很容易把易位的基因節段丟失掉,這樣在胚胎細胞中就少了一段基因,從而破壞了基因平衡,于是,這引起胎兒畸形而促發了自然流產。若易位攜帶發生在男性身上。其配偶所孕的胚胎亦會發生同樣的畸形。總的說來,不論男女,只要攜帶易位基因片段,其后代發生基因丟失的風險率高達67%,所以,習慣性流產的發生率并不算少。
以往醫生們對習慣性流產幾乎是束手無策,只好建議思有這種遺傳缺陷的夫婦放棄自己生孩子的希望。
然而,第三代試管嬰兒技術如今給他們帶來了新希望。最近,英國倫敦圣托馬斯醫院的醫生們利用試管受孕技術,開發了一種治療習慣性流產的新方法。具體做法是:對有習慣性流產的夫婦進行遺傳學檢測,確定是否由于一方的染色體易位引起。對有此種缺陷的夫婦實行試管受孕技術時,就要采取一些特別的措施。當然,開始時,自然是利用促排卵藥物,催熟卵泡發育,可一次取卵多個,先在試管中與丈夫的精子受精,培育出數個胚胎;當它們生長到8個細胞時,從每個胚胎取出1個細胞檢驗,發現有缺陷的胚胎即淘汰,只將健康胚胎植人母親子宮內使其懷孕。上面說過,易位基因攜帶者的下一代只有67%的發病風險,這些胚胎即為淘汰對象;但還有33%可能是正常的,它們就是被優選的對象。利用這種方法可成功地避免由于父母遺傳缺陷引起的流產,使習慣性流產的婦女生出健康嬰兒。
現在,如果你有習慣流產史,就應該去做遺傳學檢查,不僅要查染色體核型,還要做G顯帶分析,看看染色體之間有無相互易位(平衡易位)。明確診斷后,再到生殖研究中心去咨詢是否可以利用上述方法,為你優選胚胎懷孕,讓你們夫妻生一個滿意的寶寶。